"曲巷斜街信马":我骑着马随意穿行在曲折的街巷,
"小桥流水谁家":看着那小桥流水,不知是谁家的景致。
"浅衫深袖倚门斜":一位身着浅衫、袖长且宽松的女子斜倚着门,
"只缘些子意":只因为她那独特的风情韵味,
"消得百般夸":就值得众人百般夸赞。
"粉面初生明月":她粉嫩的脸庞如同初升的明月般皎洁,
"酒容欲退朝霞":酒后泛红的容颜好似欲退的朝霞般明艳。
"春风还解染霜华":春风啊,却已把我的头发染成霜白,
"肯持鸳绮被":我还能拿着绣有鸳鸯的锦被,
"来伴杜家花":去陪伴这如娇花般的杜家女子吗。
北宋诗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
陈师道(1052~1101),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时因苏轼等人推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家境困窘,爱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主张诗歌“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陈师道为文师法曾巩,诗歌语言平淡质朴,风格奇峭清新,内容主要围绕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展开。代表作品有《送内》《别三子》《示三子》《怀远》等。著有《后山居士文集》。
1. 分段赏析
上片“曲巷斜街信马,小桥流水谁家”,开篇描绘出一幅悠然的市井画面,词人骑着马,随意穿行在曲折的街巷,眼前小桥流水,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又略带迷茫的氛围,引发读者对“谁家”的好奇与遐想。“浅衫深袖倚门斜,只缘些子意,消得百般夸”,此三句聚焦于一位女子。“浅衫深袖倚门斜”,短短七字,便将女子的衣着与姿态生动勾勒出来,浅衫深袖显其素雅,倚门斜立见其慵懒又风情。“只缘些子意,消得百般夸”,点明女子因那独特的韵味与风情,备受众人夸赞,也引发词人关注,为下片进一步描绘女子与抒发情感做铺垫。下片“粉面初生明月,酒容欲退朝霞”,这两句是对女子面容的细致刻画。将女子粉嫩的面容比作初升明月,柔美皎洁;酒后的红晕如欲退的朝霞,明艳动人。通过精妙的比喻,展现出女子无与伦比的美丽,也传达出词人对她的欣赏与倾慕。“春风还解染霜华,肯持鸳绮被,来伴杜家花”,“春风还解染霜华”,以春风暗喻时光,感慨时光已染白自己的头发,自身已老。“肯持鸳绮被,来伴杜家花”,词人自问,是否还能持着鸳鸯绮被,去陪伴这杜家娇花般的女子,透露出虽为女子所动,但因自身年老而产生的克制与无奈,在情感与现实的矛盾中,体现出一种“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情感态度。
上一篇:宋·陈师道《宿柴城》
下一篇:宋·陈师道《东山谒外大父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