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ué
shǒu

朝代:宋作者:陈师道浏览量:1
qiū
chuáng
guī
yuán
chóu
bìng
shuāi
móu
zuò
lǎo
chóu
shù
shù
zhí
qīng
néng
ěr
shòu
xuān
cán
zhào
wèi
shuí
liú

译文

秋日的床榻上归卧,并非因为忧愁,​​​​疾病与衰老结成盟友,成了我年老的仇敌。​​​​几棵树依然青翠挺拔,竟能这般清瘦,​​​​一扇轩窗中的残阳余晖,又是为谁而停留。

逐句剖析

"秋床归卧不缘愁":秋日的床榻上归卧,并非因为忧愁,​​

"病与衰谋作老仇":​​疾病与衰老结成盟友,成了我年老的仇敌。​​

"数树直青能尔瘦":​​几棵树依然青翠挺拔,竟能这般清瘦,​​

"一轩残照为谁留":​​一扇轩窗中的残阳余晖,又是为谁而停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绝句四首(其一)》是北宋诗人陈师道创作的诗作。诗的开篇“秋床归卧不缘愁,病与衰谋作老仇”,直接道出自己卧床并非因愁绪,而是疾病与衰老如同宿敌,将他折磨,生动展现出诗人被病痛和衰老纠缠的无奈与痛苦。后两句“数树直青能尔瘦,一轩残照为谁留”,诗人目光转向窗外,看到几棵依然挺直且青色的树木,却显得如此瘦削,又有一窗的残照不知为谁而留存,借秋日残景进一步烘托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全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通过对自身病衰状态以及秋景的描写,真切地抒发了诗人在面对衰老和疾病时的孤独、伤感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

陈师道(1052~1101),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时因苏轼等人推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家境困窘,爱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主张诗歌“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陈师道为文师法曾巩,诗歌语言平淡质朴,风格奇峭清新,内容主要围绕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展开。代表作品有《送内》《别三子》《示三子》《怀远》等。著有《后山居士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秋床归卧不缘愁,病与衰谋作老仇”两句是诗人对自身状态的直白表述。诗人直言躺卧在秋日的床榻上并非因为忧愁,而是疾病与衰老相互勾结,如同不共戴天的仇敌一般纠缠着自己。一个“谋”字,将病与衰拟人化,生动地表现出二者对诗人的侵袭与折磨,深刻展现出诗人面对疾病缠身、日渐衰老时的无奈与痛苦,为全诗奠定了沉郁哀伤的基调。“数树直青能尔瘦”此句是对眼前树木景色的描写。诗人看到几棵笔直且依旧保持青色的树木,却呈现出如此瘦削的模样。“瘦”字运用巧妙,既形象地描绘出树木在秋日里的形态,又暗含着诗人将自身的病弱、消瘦之感投射于树木之上,借景抒情,以树之瘦衬托人之衰,使情与景相互交融,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一轩残照为谁留”这句是对夕阳残景的感慨。诗人望着一窗的残照余晖,发出“为谁留”的疑问,夕阳的余晖洒在轩窗之上,却无人欣赏,也无人与之相伴。“残照”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而这一疑问更是将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余韵悠长,引发读者对诗人处境的无限遐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师道《绝句四首(其二)》

下一篇:宋·陈师道《题柱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