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出近郭":我驾着马车驶出大名府城外的近郊,
"野色感年华":郊外的景色触动了我对年华的感慨。
"河静水犹冻":河水静谧,水面上的冰层还未融化,
"地寒林未花":大地依旧寒冷,树林中的花尚未绽放。
"细风吹断柳":微风轻拂着折断的柳枝,
"残雪隐虚沙":残留的积雪隐隐约约覆盖在疏松的沙地上。
"乡思东南阔":对东南故乡的思念像天地一样辽阔,
"归飞羡暮鸦":看着暮色中归巢的乌鸦,心中满是羡慕——它们尚能归家,而我却仍在异乡漂泊。
北宋文学家
强至(1022~1076),北宋文学家。字几圣,杭州钱塘(今属浙江)人。庆历进士,历任泗州司理参军、浦江、东阳、元城县令等职,后为三司户部判官、尚书祠部郎中。强至以文学受知于韩琦,为文简古不俗。尤工于诗,诗作沉郁顿挫,气格颇高。他的奏疏曲折疏畅,切中事情,多有裨于世用。著有《祠部集》《韩忠献遗事》等。
1. 分段赏析
“驱车出近郭,野色感年华。”开篇叙事兼抒情:驾车驶出城外近郊,郊外的春景让诗人感慨时光流逝。“驱车出郭”点明行踪,“野色感年华”由景入情,平实中暗藏对岁月的怅惘,为全诗奠定感伤基调。“河静水犹冻,地寒林未花。”描写北方早春的寒意:河水静谧,冰层尚未消融;土地寒凉,林中树木还未开花。“静”“冻”“寒”“未花”等词,以简练笔触勾勒出萧瑟春景,既写实景,也暗喻诗人内心的清冷。“细风吹断柳,残雪隐虚沙。”进一步铺展郊外景致:微风拂过折断的柳枝,残留的积雪隐没在疏松的沙地中。“断柳”“残雪”强化了早春的荒凉感,“隐虚沙”的朦胧感,更添一丝漂泊的孤寂。“乡思东南阔,归飞羡暮鸦。”收束于思乡之情:对东南故乡的思念如天地般辽阔;羡慕傍晚归巢的乌鸦,它们尚能归家,而自己却仍在漂泊。“东南阔”以地点的辽远写思念之深,“羡暮鸦”以物喻情,直白却动人,将乡愁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