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ǐng

朝代:宋作者:强至浏览量:1
jìng
gāo
pán
shí
rén
xīn
yàn
zhǐ
píng
wán
shí
zhuān
wèi
xiǎn
shí
qīng
yún
yǒu
nán
tōng
shù
duō
shòu
yáng
huī
yīng
jìn
cǎo
xiān
xíng
fāng
fèn
xiá
zhí
ěr
ān
néng
ài
tǎn

译文

一条山路高高盘旋十多里,人和马都厌烦这崎岖山路。只靠着顽石专门形成险阻,不知道通向青云自有道路。地气难以通畅树木多瘦弱,阳光似乎更近草却先枯萎。我正要振奋大步向前行,看你怎能阻碍我走坦途。

逐句剖析

"一径高盘十里余":一条山路高高盘旋十多里,

"人心马足厌崎岖":人和马都厌烦这崎岖山路。

"只凭顽石专为险":只靠着顽石专门形成险阻,

"不识青云自有衢":不知道通向青云自有道路。

"地气难通树多瘦":地气难以通畅树木多瘦弱,

"阳晖应近草先枯":阳光似乎更近草却先枯萎。

"我行方欲奋遐蹠":我正要振奋大步向前行,

"顾尔安能碍坦途":看你怎能阻碍我走坦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五路岭》是宋代强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围绕着诗人对五路岭的感受展开。首联描绘了五路岭道路高盘、崎岖漫长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和马匹对这崎岖道路的厌烦之情。颔联指出五路岭只依靠顽石来显示险峻,却不知道高远之处自有通途,暗示了诗人对这种险峻的不屑。颈联描写了五路岭地势险峻,地气难以流通,导致树木瘦弱、草儿先枯的景象,进一步突出了环境的恶劣。尾联表达了诗人正要奋力前行,五路岭又怎能阻碍他平坦的大道,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壮志豪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

强至(1022~1076),北宋文学家。字几圣,杭州钱塘(今属浙江)人。庆历进士,历任泗州司理参军、浦江、东阳、元城县令等职,后为三司户部判官、尚书祠部郎中。强至以文学受知于韩琦,为文简古不俗。尤工于诗,诗作沉郁顿挫,气格颇高。他的奏疏曲折疏畅,切中事情,多有裨于世用。著有《祠部集》《韩忠献遗事》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一径高盘十里余,人心马足厌崎岖。”首联描绘了五路岭道路高盘、崎岖漫长的景象,“一径高盘”写出了道路的曲折,“十里余”强调了道路的长度,“人心马足厌崎岖”则通过人们和马匹的感受,表达了对这崎岖道路的厌烦之情,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只凭顽石专为险,不识青云自有衢。”颔联指出五路岭只依靠顽石来显示险峻,却不知道高远之处自有通途,“只凭顽石”写出了五路岭的险峻是人为的、表面的,“不识青云自有衢”则暗示了诗人对这种险峻的不屑,认为真正的通途在高远之处。“地气难通树多瘦,阳晖应近草先枯。”颈联描写了五路岭地势险峻,地气难以流通,导致树木瘦弱、草儿先枯的景象,“地气难通”解释了树木瘦弱的原因,“阳晖应近草先枯”则通过对比,突出了环境的恶劣,进一步强化了五路岭的艰难形象。“我行方欲奋遐蹠,顾尔安能碍坦途。”尾联表达了诗人正要奋力前行,五路岭又怎能阻碍他平坦的大道,“奋遐蹠”体现了诗人的壮志豪情,“顾尔安能碍坦途”则表达了诗人对五路岭的蔑视,认为它不能阻碍自己前进的道路,升华了全诗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强至《荣归堂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强至《晋阳郡君挽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