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uān
tiě
·
·
tài
shàng
huáng

朝代:宋作者:周必大浏览量:1
huái
xià
fēng
qīng
mài
qiū
sān
qiān
zhū
cuì
cóng
chén
yóu
jiē
dòu
cǎi
wàng
yōu
cǎo
shuǐ
diàn
殿
lín
guān
jìng
zhōu

译文

初夏时节清风徐来,麦子已呈现出秋收的景象,众多宫女侍从着皇帝出游。玉石台阶旁,色彩斑斓的忘忧草竞相绽放,临水的宫殿前,皇帝正观赏着竞渡的龙舟。

逐句剖析

"槐夏风清麦已秋":初夏时节清风徐来,麦子已呈现出秋收的景象,

"三千珠翠从宸游":众多宫女侍从着皇帝出游。

"玉阶斗采忘忧草":玉石台阶旁,色彩斑斓的忘忧草竞相绽放,

"水殿临观竞渡舟":临水的宫殿前,皇帝正观赏着竞渡的龙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是宋代诗人周必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两句点明初夏时节与帝王出游的场景;后两句具体描写了宫廷中忘忧草盛放与观赏龙舟竞渡的情景,勾勒出端午时节宫廷生活的画面。全诗语言明快,让读者得以领略宋代宫廷端午游乐图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周必大(1126~1204),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子充,一字洪道(一作弘道),自号平园老叟、省斋居士等,谥文忠,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进士,历官权给事中、中书舍人,言事不避权贵。任枢密使,创诸军点试法,整肃军政。光宗即位,拜少保、益国公,然周必大与右丞相留正不合,受谏官何澹弹劾,以观文殿学士出判潭州。周必大工文词,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交谊颇深,多赠答之作。其诗初学黄庭坚,后学白居易而溯源杜甫,不乏清新淡雅之作。其文则典雅可读,其中《二老堂诗话》论历代诗作,多有精到之论。著有《玉堂类稿》《玉堂杂记》《平园集》《省斋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槐夏风清麦已秋”描写端午时节的景象。“槐夏”点明了季节,槐树繁茂的夏季正是端午之时;“风清”写出了此时微风和煦、清爽宜人的天气;“麦已秋”则描绘出麦子即将成熟、呈现出秋收前的饱满景象。整句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端午时节清朗开阔的田园风光,营造出安宁闲适的氛围。​次句“三千珠翠从宸游”描写皇室出游的场景。“三千珠翠”并非实指,而是用夸张的手法形容随从宫女、侍从众多,他们身着华服、佩戴饰物,光彩夺目;“从宸游”则点出这些人跟随着太上皇帝出游。此句通过对随从规模的描写,既展现了皇室出行的盛大场面,也侧面烘托出太上皇帝的尊贵身份。​第三句“玉阶斗采忘忧草”聚焦于宫廷中的景物。“玉阶”写出了宫殿台阶的华美,暗示了环境的富丽堂皇;“忘忧草”即萱草,是端午时节常见的花草;“斗采”一词用得生动,将忘忧草拟人化,仿佛它们在玉阶旁相互比美,展现出各自鲜艳的色彩。这句诗通过对花草的细致描写,增添了宫廷端午的生机与情趣。​末句“水殿临观竞渡舟”描绘了观看龙舟竞渡的情景。“水殿”指建在水边的宫殿,点明了观赛的地点;“临观”写出了太上皇帝在殿中居高临下观看的姿态;“竞渡舟”则直接点出端午的重要习俗,龙舟竞赛。此句简洁明了地勾勒出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让读者感受到端午佳节的欢乐氛围,也体现出皇室同庆佳节的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必大《明堂庆成二十韵》

下一篇:宋·周必大《陆务观编修以石芥送刘韶美吏部刘饮以劲酒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