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患都缘有此身":人生的诸多祸患都源于有这个身体,
"笑看身外假为真":可笑人们把身外之物当作真实的存在。
"梦中更作西湖梦":在梦里又梦到了西湖,
"谁谓先生不到闽":谁能说先生我到不了福建呢。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周必大(1126~1204),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子充,一字洪道(一作弘道),自号平园老叟、省斋居士等,谥文忠,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进士,历官权给事中、中书舍人,言事不避权贵。任枢密使,创诸军点试法,整肃军政。光宗即位,拜少保、益国公,然周必大与右丞相留正不合,受谏官何澹弹劾,以观文殿学士出判潭州。周必大工文词,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交谊颇深,多赠答之作。其诗初学黄庭坚,后学白居易而溯源杜甫,不乏清新淡雅之作。其文则典雅可读,其中《二老堂诗话》论历代诗作,多有精到之论。著有《玉堂类稿》《玉堂杂记》《平园集》《省斋集》等。
1. 分段赏析
“大患都缘有此身,笑看身外假为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大患都缘有此身”,直接指出人生的诸多祸患都源于有这个身体,这是对人生本质的一种思考,体现出一种对世俗身心的超脱态度。“笑看身外假为真”,诗人以一种嘲讽的口吻看待人们把身外之物当作真实存在的现象,揭示了人们在世俗中常常迷失于对物质和名利的追求,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为后文的梦境描写做了思想上的铺垫。“梦中更作西湖梦,谁谓先生不到闽”,通过梦境展开想象。“梦中更作西湖梦”,诗人在梦里又梦到了西湖,西湖是美好的象征,代表着一种令人向往的境界。“谁谓先生不到闽”,谁能说先生我到不了福建呢,这里的“福建”可能代表着更遥远、更美好的地方,也可能是一种虚指,通过梦境表达出诗人对不同地域的想象和追求,进一步体现出诗人超脱现实、追求自由和美好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