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树而吟据槁梧":倚着树吟咏,靠着枯梧桐,
"自怜尔雅注虫鱼":自怜如为《尔雅》注释虫鱼般专注典籍。
"汝曹更作书中蠹":你们更要做书中的蠹虫,
"不愧鲲鹏海运欤":不愧对鲲鹏在海上的运行吧。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周必大(1126~1204),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子充,一字洪道(一作弘道),自号平园老叟、省斋居士等,谥文忠,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进士,历官权给事中、中书舍人,言事不避权贵。任枢密使,创诸军点试法,整肃军政。光宗即位,拜少保、益国公,然周必大与右丞相留正不合,受谏官何澹弹劾,以观文殿学士出判潭州。周必大工文词,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交谊颇深,多赠答之作。其诗初学黄庭坚,后学白居易而溯源杜甫,不乏清新淡雅之作。其文则典雅可读,其中《二老堂诗话》论历代诗作,多有精到之论。著有《玉堂类稿》《玉堂杂记》《平园集》《省斋集》等。
1. 分段赏析
首句“倚树而吟据槁梧”,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工作状态:倚靠着树低声吟咏,坐在枯槁的梧桐上专注于事务。“倚树”“据槁梧”的细节,勾勒出一种投入且略显清苦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他刻书时的专注与辛劳,为下文写“费心力”做了形象的铺垫。次句“自怜尔雅注虫鱼”,以“自怜”起笔,将自己刻书的工作比作给《尔雅》注释虫鱼那般细致繁琐。《尔雅》注虫鱼需极大的耐心与学识,这里用此比喻,既凸显了刻《文苑英华》的艰巨,又暗含着对自己这份工作的珍视,体现出他对典籍整理的严谨态度。第三句“汝曹更作书中蠹”,“汝曹”指使臣王思恭等人,“书中蠹”本是蛀书虫,此处却用其比喻,生动写出他们像蛀虫钻进书中一样,全身心投入到书写校正中,巧妙地赞美了他们用功之勤、钻研之深。末句“不愧鲲鹏海运欤”,以“鲲鹏海运”的典故作结,鲲鹏凭借海运扶摇直上,有远大的志向与前程。诗人用反问的语气,既是肯定王思恭等人的努力配得上这般志向,也暗含着对他们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如鲲鹏般有大作为,让全诗的情感从赞美升华为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