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谈名高笔有花":您才学名望高,笔下文章如繁花绽放,
"胸中五色补皇家":胸有济世才略,能辅佐君王补益朝廷。
"谏书夜奏常焚稿":深夜上奏谏书后常常焚毁底稿,
"讲舌时乾每赐茶":讲学时口干舌燥,常蒙皇上赐茶以示恩宠。
"秘祝重寻丹灶火":那些暗自祈求长生、重新寻觅炼丹炉火的人,
"长生元笑紫河车":原本就该被嘲笑,执着于“紫河车”这类修仙之物多么虚妄。
"新诗有味知何似":您的新诗滋味究竟像什么,
"双井春来试白芽":恰似春日里,品尝双井出产的白芽名茶那般清醇甘美。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周必大(1126~1204),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子充,一字洪道(一作弘道),自号平园老叟、省斋居士等,谥文忠,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进士,历官权给事中、中书舍人,言事不避权贵。任枢密使,创诸军点试法,整肃军政。光宗即位,拜少保、益国公,然周必大与右丞相留正不合,受谏官何澹弹劾,以观文殿学士出判潭州。周必大工文词,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交谊颇深,多赠答之作。其诗初学黄庭坚,后学白居易而溯源杜甫,不乏清新淡雅之作。其文则典雅可读,其中《二老堂诗话》论历代诗作,多有精到之论。著有《玉堂类稿》《玉堂杂记》《平园集》《省斋集》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便以“墨谈名高笔有花,胸中五色补皇家”开篇赞友人章茂献:“墨谈名高”言其学识名望,“笔有花”喻文才出众;“胸中五色”化用“五色笔”典故,暗指其有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才略,“补皇家”直点其忠君报国之志。两句以凝练语言,勾勒出友人兼具文才与担当的形象,奠定赞扬基调。颔联“谏书夜奏常焚稿,讲舌时乾每赐茶”刻画友人履职细节:“谏书夜奏”写其深夜进言,“常焚稿”显行事谨慎低调;“讲舌时乾”描讲学辛劳,“每赐茶”点出因勤勉获皇帝恩宠。两句对仗工整,既见其奉公尽责之态,又暗合“谢茶”题中之意,将国事辛劳与朝廷礼遇结合,形象更显丰满。颈联“秘祝重寻丹灶火,长生元笑紫河车”转入对人生的思考:“丹灶火”“紫河车”皆为道家修仙之物,“秘祝重寻”似写世人求长生之态,“元笑”则点出诗人(或友人)对这种虚无追求的淡然,暗含对务实人生的认同,与前文“补皇家”的济世情怀呼应。尾联“新诗有味知何似,双井春来试白芽”,回归“谢茶”主题:以“新诗有味”设问,继而以“双井白芽”(名茶)作答,将诗的韵味与茶的清醇类比,既回应友人赠茶之举,又暗喻二人对清雅文趣的共鸣。“春来”“试”字添生活气息,使赞扬与情谊在茶香诗味中自然流露,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