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无声天地静":天地间万籁俱寂。
"清抱朱弦":怀抱朱弦弹奏出清越之声,
"不愧丹霄镜":不辜负那高空如镜的明月。
"照到林梢风有信":月光照到树梢,风带来了讯息。
"抬头疑是梅花领":抬头望去,疑似梅花引领着春意。
"万感只应闲对景":万千感慨只该静静对着眼前景物。
"独倚危栏":独自倚着高楼栏杆,
"扰扰人初定":喧闹的人群刚刚安定。
"吟不尽中愁不尽":吟诵不完心中的愁绪也无尽。
"溪山千古沉沉影":溪山映出千古沉沉的影子。
"适来已陈十二短章":刚才已经献上十二首短章,
"辄歌三五盛景":又歌唱了三五处美景。
"累累清韵":清越的音韵接连不断,
"尚渐梁上之飞尘":几乎能拂去梁上的飞尘;
"抑抑佳宾":温文尔雅的宾客,
"须作乡中之醉客":该做故乡酣醉的客人。
"同乐当勤于今夕":今夜应当尽情同乐,
"相从或系于他年":他日相聚或许要看缘分。
"更赋幽情":再抒发深藏的情思,
"再声佳咏":重唱美好的咏歌。
北宋词人
黄裳(1044~1130),宋代文学家。字冕仲,一作勉仲,一云字道夫,号演山,延平(今属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登进士,累迁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黄裳工诗能文,作品多以儒学为宗,部分作品如《贻李道士》《会仙楼》等,亦有飘然物外之气。其诗骨力劲健,兼众体而有之。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著有《演山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自然景致与个人情思为题材的词。全词在于借自然景象与个人心境的交织,既展现人物凝望山川的孤寂愁思,也传递出孤寂愁思。
2.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万籁无声天地静”,以简洁笔墨勾勒出万籁俱寂的环境,营造出静谧的氛围。“清抱朱弦,不愧丹霄镜”,写朱弦弹出的清越乐声,可与天空中如明镜般的日月相媲美,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展现出宴饮时的清雅之景。“照到林梢风有信”,写光影与风的动态,“抬头疑是梅花领”则由景生疑,似见梅花绽放,既呼应了静谧氛围,又暗含冬景的清冷,为下片抒情铺垫。下片“万感只应闲对景”由景转入抒情,写面对景物时的万千感慨。“独倚危栏,扰扰人初定”,刻画了独自倚栏的身影,在世人刚刚安定的时刻,更显孤独。“吟不尽中愁不尽”直抒胸臆,道出愁绪难以排遣,“溪山千古沉沉影”以溪山千古不变的沉沉身影作结,将个人的愁绪融入悠远的自然之景中,使情感更显深沉蕴藉,余味悠长。
上一篇:宋·黄裳《桂枝香·插云翠壁》
下一篇:宋·黄裳《蝶恋花·劝酒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