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é
liàn
huā
·
·
dān

朝代:宋作者:黄裳浏览量:1
měi
dào
huā
kāi
chūn
kuàng
shì
rén
shēng
nán
cháng
huān
yóu
néng
kàn
kàn
bèi
táng
táng
dié
luàn
fēng
máng
hóng
fěn
zuì
yǎn
yín
qíng
qiě
huā
wéi
zhǔ
xuě
yuàn
yún
chóu
wèn
chù
fāng
xīn
dài
xiàng
shuí
fēn

译文

每当花儿绽放时,春天已近尾声。何况人生在世,难得有长久欢聚的时光。一天一次出游,能有多少回呢。眼看着美好的时光就要毫不留情地离我而去。蝴蝶纷飞,蜜蜂繁忙,引得红花绿叶似有妒意。带着醉意赏景吟诗,暂且与花儿相伴,做它们的主人。雪和云仿佛带着哀怨忧愁,却无处去问询。这颗满怀情意的心,该向谁去倾诉呢。

逐句剖析

"每到花开春已暮":每当花儿绽放时,春天已近尾声。

"况是人生":何况人生在世,

"难得长欢聚":难得有长久欢聚的时光。

"一日一游能几度":一天一次出游,能有多少回呢。

"看看背我堂堂去":眼看着美好的时光就要毫不留情地离我而去。

"蝶乱蜂忙红粉妒":蝴蝶纷飞,蜜蜂繁忙,引得红花绿叶似有妒意。

"醉眼吟情":带着醉意赏景吟诗,

"且与花为主":暂且与花儿相伴,做它们的主人。

"雪怨云愁无问处":雪和云仿佛带着哀怨忧愁,却无处去问询。

"芳心待向谁分付":这颗满怀情意的心,该向谁去倾诉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蝶恋花·牡丹》是宋代黄裳所作的一首词。上阕点明牡丹花开时春天已近尾声,由此联想到人生难得长久欢聚,发出一日一游次数有限,时光匆匆离去的感慨。下阕描绘蝶乱蜂忙、红粉嫉妒牡丹之景,词人醉眼吟情,以花之主自居,最后感叹雪云含愁却无处问询,牡丹芳心不知向谁倾诉。全词将赏花感受与人生感慨相融合,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欢聚短暂的惆怅,以及对牡丹这一美好事物的怜惜与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黄裳(1044~1130),宋代文学家。字冕仲,一作勉仲,一云字道夫,号演山,延平(今属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登进士,累迁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黄裳工诗能文,作品多以儒学为宗,部分作品如《贻李道士》《会仙楼》等,亦有飘然物外之气。其诗骨力劲健,兼众体而有之。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著有《演山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阙:“每到花开春已暮”,开篇以景起兴,点明时节与花的关联。“花开”本是赏心乐事,却偏偏“春已暮”,春光将尽之时,牡丹方才绽放,既写出牡丹开花较晚的特点,又暗带一丝时光匆匆的怅惘,为全词奠定了惜春惜花的基调。“况是人生,难得长欢聚。一日一游能几度。看看背我堂堂去”,由花及人,抒发对人生聚散的感慨。“况是”二字承接上文,将春光易逝与人生境遇相连——人生本就难得长久欢聚,像这样一日一游的赏花时光又能有多少回?“看看”突出时光流逝之快,“背我堂堂去”以拟人手法写时光毫不留情地逝去,生动地表现出词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与惆怅。下阕:“蝶乱蜂忙红粉妒”,转写牡丹盛开的热闹景象。“蝶乱蜂忙”以蝴蝶、蜜蜂的繁忙,侧面烘托牡丹的娇艳动人,引得蜂蝶争相萦绕;“红粉妒”则赋予其他花草以人的情态,说它们似在嫉妒牡丹的盛艳,从侧面凸显牡丹的出众风姿,画面鲜活生动。“醉眼吟情,且与花为主”,词人带着醉意,满怀诗情,甘愿以牡丹的主人自居。“醉眼”表明词人对牡丹的陶醉,“吟情”体现出词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通过吟诗来表达。“且与花为主”,更表现出词人对牡丹的珍视,愿意陪伴牡丹,凸显出词人对牡丹这一美好事物的深情。“雪怨云愁无问处。芳心待向谁分付”,“雪怨云愁”将雪和云拟人化,赋予它们哀怨忧愁的情感。“无问处”,表达出词人面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无奈,不知向何处问询。“芳心待向谁分付”,将牡丹拟人化,说牡丹的“芳心”不知该向谁倾诉,其实是词人借牡丹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愁绪无人诉说,将对牡丹的怜惜与自身的惆怅情感融为一体,使情感表达更加委婉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裳《渔家傲·秋月》

下一篇:宋·黄裳《蝶恋花·忽破黄昏还太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