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é
liàn
huā
·
·
shuí
yuè
zhōng
zhēn
huǒ
lěng

朝代:宋作者:黄裳浏览量:1
shuí
yuè
zhōng
zhēn
huǒ
lěng
néng
yǐn
chén
yuán
suì
chū
lún
huí
jìng
zhēng
nài
duō
qíng
dōu
wèi
xǐng
jiǔ
huí
cháng
duàn
huā
jiān
yǐng
wàn
xīng
wáng
xián
shì
dìng
shì
rén
fēi
yǎo
yǎo
yīn
xìn
wèn
yuè
zhī
shuí
wèn
qiě
zuì
zūn
qián
jǐng

译文

谁能领悟月亮里那看似温暖的真火实则清冷。这真火能牵引出尘世的缘分,使得人脱离轮回之境。无奈世人沉溺情爱,始终未能觉醒。他们为花间的影子愁肠百断。古往今来的兴亡都是早已注定的闲事。如今物是人非,再也没有音信。想问月亮可知晓谁能询问,不如暂且沉醉在眼前的酒杯之前。

逐句剖析

"谁悟月中真火冷":谁能领悟月亮里那看似温暖的真火实则清冷。

"能引尘缘":这真火能牵引出尘世的缘分,

"遂出轮回境":使得人脱离轮回之境。

# 轮回:源于梵文,意谓如车轮回旋不停,众生在三界六道的生死世界循环不已。

"争奈多情都未醒":无奈世人沉溺情爱,始终未能觉醒。

"九回肠断花间影":他们为花间的影子愁肠百断。

"万古兴亡闲事定":古往今来的兴亡都是早已注定的闲事。

"物是人非":如今物是人非,

"杳杳无音信":再也没有音信。

"问月可知谁可问":想问月亮可知晓谁能询问,

"不如且醉尊前景":不如暂且沉醉在眼前的酒杯之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蝶恋花·谁悟月中真火冷》是宋代黄裳创作的一首词。此词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与人生感慨。上阕围绕月亮展开,提出谁能领悟月中真火的奥秘,认为其能牵引尘缘、让人脱离轮回,然而多情之人却难以觉醒,为花间影而断肠,体现出一种对世人的怜悯与超脱尘世的思考。下阕则将视角转向历史兴亡与人事变迁,“万古兴亡闲事定”表达出对历史规律的认知,“物是人非”则抒发了时光流转、人事已非的感慨。最后以“问月”作结,却又觉得无人可问,不如沉醉于眼前之景,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豁达交织的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黄裳(1044~1130),宋代文学家。字冕仲,一作勉仲,一云字道夫,号演山,延平(今属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登进士,累迁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黄裳工诗能文,作品多以儒学为宗,部分作品如《贻李道士》《会仙楼》等,亦有飘然物外之气。其诗骨力劲健,兼众体而有之。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著有《演山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谁悟月中真火冷。能引尘缘,遂出轮回境。”开篇以独特视角,感慨很少有人能领悟月中真火的清冷,而人们因尘缘牵引,陷入轮回。此句借月起兴,引入对人生的思考,为全词定下深沉基调。“争奈多情都未醒。九回肠断花间影。”接着直接表达无奈之情,世人大多多情,沉醉其中未醒,为花前月下之景愁肠百转,生动展现世人深陷尘缘的状态,表达词人对这种现象的无奈与感慨。下阕:“万古兴亡闲事定。物是人非,杳杳无音信。”由对人生尘缘的感慨,转向对历史兴亡的思考,认为万古兴亡如同平常之事早已注定,而如今物是人非,往昔的一切都杳无音信,通过对比,强化了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问月可知谁可问。不如且醉尊前景。”面对物是人非的现状,词人向月发问,却不知能问谁,最后只能选择在酒杯前的景色中沉醉,以醉酒消愁,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无奈与苦闷,将情感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裳《蝶恋花·千二百回圆未半》

下一篇:宋·黄裳《渔家傲·秋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