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岁依修竹":半年时光依傍着修长的翠竹,
"三时看好花":三个时节欣赏着美丽的花朵。
"懒倾惠泉酒":慵懒地倾倒惠泉的美酒,
# 惠泉酒:无锡用糯米、惠山山泉制成的名酒,唐代已出名。
"点尽壑源茶":点饮尽壑源的香茶。
# 壑源茶:历史上的福建名茶。
"主席多同好":宴席上多有志趣相投的好友,
# 主席:宴会的主人。
"群峰伴不哗":四周群峰相伴不发出声音。
"朝来还蠹简":清晨去归还虫蛀的书卷,
# 蠹简:指被虫咬过的竹简,这里指旧书。
"便起故巢嗟":便不由得为思念故乡而叹息。
# 便起故巢嗟:自注:余居半岁,诸公载酒不辍,而余以疾,每约置膳清话而已。复借书刘、李、周三姓。故巢:故居。
北宋书画家
米芾(1051?~1107?),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海岳外史等,世称米南宫;因举止“颠狂”,人称“米颠”,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襄阳(今属湖北)。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米芾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与薛绍彭并称“米薛”。其书画自成一家,绘画擅长枯木竹石与山水,独具风格特点;书法用功极深,长于临摹古人作品,近乎以假乱真。书法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兼擅篆、隶、楷、草等书体,运笔特色鲜明,“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飘逸间不失稳重,对唐以来的书法多有革新。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山林集》(已佚,有后人辑本《宝晋英光集》)等,存世书作有《苕溪诗》《蜀素帖》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以时间变化勾勒闲居之趣。“半岁”与“三时”呼应,暗示诗人长期栖居山野,“修竹”“好花”代表竹喻高洁,花显生机,二者并置既展现清幽环境,又暗含超脱尘俗的志趣。“依”竹、“看”花的动作,赋予静景以动态,流露诗人与自然相融的自得心境。颔联“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通过生活细节刻画性情。“懒倾酒”与“点尽茶”形成对比,懒于饮酒却殷勤烹茶,凸显诗人对淡泊生活的偏好。“惠泉”“壑源”皆名品,以产地代指物象,“点尽”一词既显茶事之专注,又暗含岁月悠长之闲适,细节中见雅趣。颈联“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转写人事与自然之谐和。“主席”指宴集主位,“同好”点明友人志趣相投,场景温馨,而“群峰伴不哗”以山拟人,群峰静默相伴,化静为动。“不哗”既写山峦沉静之态,又喻友人雅集不涉俗喧,物我交融间烘托高洁情致。尾联“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收束于书斋日常与故园之思。“蠹简”指虫蛀书卷,细节暗示诗书生涯的清贫与执着,“故巢嗟”以鸟巢自喻居所,“嗟”字顿生慨叹。前句平实叙事,后句陡然抒情,由晨起读书的惯例,引发对旧居的眷恋,在闲适基调中渗入淡淡惆怅,含蓄透露出迁居前的复杂心绪。
上一篇:宋·米芾《题宝珠阁》
下一篇:宋·米芾《王右军稚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