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yuǎn

朝代:宋作者:李新浏览量:1
liú
xiāo
xiāo
chē
wèi
jūn
yǎn
lèi
bié
chéng
tóu
yuè
duò
zhōng
cán
ān
lún
fāng
dēng
yíng
yíng
xiàng
rén
lěng
biàn
便
shì
guī
lái
zhào
yǐng
jūn
cóng
yǒng
xiāng
wàng
xīng
zài
qīng
tiān
quán
zài
jǐng

译文

紫骝马萧萧嘶鸣,车轮滚动发出辘辘声响,我为你擦干眼泪唱起离别之歌。城头的月亮已落下,钟鼓声稀疏渐歇,怎能让车轮变成方形、马儿没有足蹄留住你呢。离别的灯火闪烁着,对着人透出清冷,即便你归来,也只能照着我孤独的身影。我和你从此将永远相互思念,就像星星在青天之上,泉水在深井之中相距遥远却彼此牵挂。

逐句剖析

"紫骝萧萧车辘辘":紫骝马萧萧嘶鸣,车轮滚动发出辘辘声响,

"为君掩泪歌别曲":我为你擦干眼泪唱起离别之歌。

"城头月堕钟鼓残":城头的月亮已落下,钟鼓声稀疏渐歇,

"安得轮方马无足":怎能让车轮变成方形、马儿没有足蹄留住你呢。

"离灯荧荧向人冷":离别的灯火闪烁着,对着人透出清冷,

"便是归来照孤影":即便你归来,也只能照着我孤独的身影。

"与君从此永相望":我和你从此将永远相互思念,

"星在青天泉在井":就像星星在青天之上,泉水在深井之中相距遥远却彼此牵挂。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远曲》是北宋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以送别场景为背景,通过“紫骝马”“城头月”“离灯”等意象,刻画出离别时的萧瑟与孤寂。前两句以马嘶车行、掩泪悲歌的场面直抒离别之痛;后六句借“月堕钟残”“灯冷影孤”等物象,渲染时光流逝、归期无望的怅惘,结尾以“星在青天泉在井”的自然之景,暗喻人世聚散无常的无奈。全诗语言质朴凝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李新(1062~1125?),北宋词人。字元应,自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哲宗元祐三年进士,曾因上书夺官谪居,后赦还。《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气格开朗,无南渡后啁哳之音”,如《折杨柳》清新流畅,构思新奇。其文则“序记诸篇,忽排忽散,虽似不合格,而他作亦多俊迈可通”。著有《跨鳌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紫骝萧萧车辘辘,为君掩泪歌别曲”,开篇以“紫骝萧萧”的马嘶声和“车辘辘”的车轮声营造出离别场景的听觉氛围,动态的声响与“为君掩泪歌别曲”的静态动作形成对比,既写出了离别时的匆忙,又展现了送者的不舍之情。“掩泪”“歌别曲”等细节,生动刻画了送者悲戚的形象,将离别之愁直接呈现。“城头月堕钟鼓残,安得轮方马无足”,描绘了离别时的环境,“月堕”“钟鼓残”点明时间已至深夜,天色将明,更添离别后的孤寂。“安得轮方马无足”以奇特的想象抒发情感,希望车轮成方无法转动、马儿无足无法前行,用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强烈表达了想要留住对方的迫切心情,想象大胆而情感真挚。“离灯荧荧向人冷,便是归来照孤影”,聚焦于离别的灯火,“荧荧”写出灯光微弱闪烁之态,“向人冷”既指灯光的清冷,也暗示了离别带来的心境寒凉。“便是归来照孤影”则由眼前的离别想到未来,即便对方归来,灯火照出的也只是自己孤独的身影,将当下的不舍延伸为对日后孤寂的预感,情感更添一层怅惘。“与君从此永相望,星在青天泉在井”,以比喻作结,“星在青天泉在井”将自己与对方比作青天的星和井中的泉,虽相隔遥远却能永远相望。这一比喻既写出了离别后距离,又传递出即便分离仍会彼此牵挂的深情,使不舍之情升华为绵长的思念,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新《幽意》

下一篇:宋·李新《汉源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