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绂归来旋葺居":解下印绶辞官归来,马上修缮居所,
"身安环堵不求余":只要居住环境安稳,有简单的围墙环绕,便不再有其他追求。
"粗羹粝饭偏知味":粗茶淡饭反而更能品尝出其中的滋味,
"谈话寒灯胜读书":在寒灯下与友人交谈比读书还要有乐趣。
"情窦欲开先自窒":情感欲望刚刚萌生就先自我抑制,
"心田已净弗须锄":内心已经纯净就不需要再去刻意修养。
"亲朋有酒且呼唤":亲朋好友有酒相邀就欣然前往,
"万事何妨一破除":世间万事不妨都放下,尽情享受当下。
郭印,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归隐生活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感悟和心境,表达了超脱世俗事务的豁达人生态度。
2. 写作手法
意向组合:“粗羹粝饭偏知味,谈话寒灯胜读书”,将“粗羹粝饭”“寒灯”“谈话”“读书”等意象进行组合。粗羹粝饭代表清贫的饮食,寒灯营造出一种清冷、静谧的氛围,谈话体现出与亲友交流的温馨,读书则代表传统的追求。诗人把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展现出自己在清贫的归隐生活中,享受粗茶淡饭、寒灯下与亲友谈话的时光,认为这比读书更有滋味,表达了对这种清贫自足生活的喜爱。比喻:“情窦欲开先自窒,心田已净弗须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情窦欲开先自窒”隐喻要克制自己内心刚刚萌生的欲望、杂念等,就像在情感刚刚萌芽的时候就将其抑制住。“心田已净弗须锄”隐喻自己的内心已经纯净,不需要再像耕种心田一样去刻意地修正、清理,表达了诗人克制私欲、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直抒胸臆:“万事何妨一破除”,直接抒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意思是对于世间万事,不妨都将其破除、看淡。诗人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超脱俗务、豁达超脱的心境,体现了他对世俗事务的一种超越和豁达的态度。
3. 分段赏析
首联“解绂归来旋葺居,身安环堵不求余”,叙述了诗人辞官归来的行为和心态。“解绂”象征着辞去官职,摆脱了官场的束缚。“旋葺居”表示回来后马上修缮居所,体现出诗人对安稳生活的急切需求。“环堵”指简单的围墙环绕的居所,诗人认为只要居住环境安稳,就不再有其他追求,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淡泊名利的态度。颔联“粗羹粝饭偏知味,谈话寒灯胜读书”,通过对比,抒发了对平淡生活乐趣的独特感受。“粗羹粝饭”代表简单、粗糙的食物,诗人却能从中品尝出滋味,说明他懂得珍惜平凡生活中的美好。“谈话寒灯胜读书”,在寒灯下与友人交谈比读书更有乐趣,体现了诗人对人际交往和真实情感交流的重视,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平淡生活的热爱。颈联“情窦欲开先自窒,心田已净弗须锄”,以议论的方式,阐述了诗人对情感和内心修养的看法。“情窦欲开先自窒”,当情感欲望刚刚萌生时,就先自我抑制,体现了诗人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保持理智和清醒。“心田已净弗须锄”,认为内心已经纯净,不需要再去刻意修养,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纯净状态的自信和坚守,反映出他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尾联“亲朋有酒且呼唤,万事何妨一破除”,表达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亲朋有酒且呼唤”,当亲朋好友有酒相邀时,诗人欣然前往,体现出他对友情和社交的重视,愿意享受与亲朋好友相聚的时光。“万事何妨一破除”,认为世间万事不妨都放下,不必过于计较和执着,表达了诗人放下纷扰、尽情享受当下的豁达胸怀。
下一篇:宋·郭印《送戴子厚赴张夔州之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