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涂曳尾行":在泥沼中拖着尾巴爬行,
"自适幽闲性":安适地顺应着幽闲的本性。
"不食本无营":不贪求食物本就没有什么谋求,
"畏人长缩颈":因为畏惧人常常缩起脖颈。
"缅思风雨秋":遥想那风雨交加的秋天,
"污池乱蛙黾":污浊的池塘里蛙类和水黾纷乱不安。
"尔亦水中族":你也是水中的生物,
"胡为独沉静":为何偏偏如此沉静。
"异质天所赋":独特的品性是上天赋予的,
"巢莲千岁永":栖息在莲花中能享有千年的长寿。
"见梦固不祥":托梦本来就不是吉祥的事,
"多知慎所逞":纵然有很多智慧也要谨慎地施展。
郭印,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龟“泥涂曳尾”“畏人缩颈”的生活习性、在污池与蛙黾对比下沉静避世的生存特质,以及传说中“巢莲千岁”的长寿禀赋;化用典故并结合宋代龟文化背景,既展现了龟的先天异质,也借龟这一脱俗精神符号,暗含对沉静、长寿且超脱世俗品格的欣赏。
2. 分段赏析
“泥涂曳尾行,自适幽闲性”描绘了龟在泥沼中拖着尾巴爬行的姿态,“曳尾”一词生动展现其行动特点,“自适”二字点出龟安于幽闲的本性,开篇便勾勒出龟闲适自在的形象。“不食本无营,畏人长缩颈”继续写龟的习性:不贪食所以无所谋求,因畏惧人而常缩起脖颈。“无营”体现其淡泊,“缩颈”则显其谨慎,进一步刻画龟与世无争的特质。“缅思风雨秋,污池乱蛙黾”由龟转向秋日风雨中污池里杂乱的蛙黾,“乱”字突出蛙黾的喧闹,为下文衬托龟的沉静做铺垫,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尔亦水中族,胡为独沈静”以设问语气,将龟与同为水中族类的蛙黾对比,强调龟独有的沉静,引发读者对龟这种特质的思考。“异质天所赋,巢莲千岁永”点明龟的独特品性是上天赋予,“巢莲”的意象增添了清雅之感,“千岁永”则写出龟的长寿,暗含诗人对这种天赋异禀的认可。“见梦固不祥,多知慎所逞”提及龟虽有灵性(“多知”),但显现于梦中并非吉祥,告诫其要谨慎显露才智。这里借龟喻理,寄托了诗人对处世应保持沉静、谨慎行事的思考。
上一篇:宋·郭印《池萍》
下一篇:宋·郭印《再和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