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àn

朝代:宋作者:刘子翚浏览量:1
yàn
yíng
cháo
suǒ
xián
xīn
bàng
rén
fēi
qiū
fēng
jīng
tóng
liàn
diāo
liáng
wàn
guī

译文

燕子筑巢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地方,燕子辛苦地衔着泥,在靠近人的地方飞来飞去。一夜之间秋风吹起,惊动了桐树的叶子,燕子并不留恋华丽的雕花屋梁,而是飞万里返回故乡。

逐句剖析

"燕子营巢得所依":燕子筑巢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地方,

"衔泥辛苦傍人飞":燕子辛苦地衔着泥,在靠近人的地方飞来飞去。

"秋风一夜惊桐叶":一夜之间秋风吹起,惊动了桐树的叶子,

# 惊桐叶:桐叶至秋而落,故古人以其为立秋之兆。

"不恋雕梁万里归":燕子并不留恋华丽的雕花屋梁,而是飞万里返回故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燕子》是宋代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燕子为描写对象,通过对燕子筑巢、衔泥以及秋来归去的生动描写,展现了燕子勤劳、自由的特性,同时也借燕子的行为寓意了诗人对生命归宿和自由精神的深刻思考。诗的前两句极言燕子辛苦营巢、终得所依,更见出燕子不恋雕梁、万里回归之可贵,见出对故乡的深情的向往和执着的眷念。诗中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自然,风格明朗豪爽。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学者、诗人

刘子翚(1101~1147),南宋学者、诗人。字彦冲,号屏山,亦号病翁,学者称之为“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曾任兴化军通判,后退居屏山讲学。朱熹曾从其学。其诗文兼长,诗歌受江西诗派影响,古诗风格高秀,近体苍劲卓炼,部分诗篇愤慨时事。还有一些抒情写景诗,意象生动,风格明快清新。四库馆臣称其文“辨析明快,曲折尽意”。代表作品有《汴京纪事》《圣传论》《维民论》等。著有《屏山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诗描绘了燕子筑巢的过程,诗人用“营巢得所依”形象地表现了燕子在寻找栖息之所时的专注与执着。燕子精心挑选合适的地方筑巢,终于找到了安稳的依靠,体现了燕子对家园的重视和对生活的努力经营。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燕子筑巢的情景,为全诗奠定了生动的背景,同时也暗示了燕子与人类居住环境的亲近关系。次句诗进一步描写燕子筑巢的辛劳。“衔泥辛苦”生动地表现了燕子在筑巢过程中不辞劳苦、反复奔波的情景,而“傍人飞”则突出了燕子与人类的亲近。燕子在人类居住的地方筑巢,与人类和谐共处,体现了燕子对人类的信任以及人类对自然生物的包容。诗人通过对燕子辛苦劳作的描写,表达了对燕子勤劳精神的赞美。第三句通过描写秋风的来临,营造出一种季节更替的氛围。“秋风一夜”突出了时间的短暂和季节变化的突然,而“惊桐叶”则形象地描绘了秋风拂过桐树,树叶随风飘动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自然界的微妙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改变,为下一句燕子的归去做了铺垫。末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不恋雕梁”表现了燕子对奢华环境的淡然态度,而“万里归”则突出了燕子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由的向往。尽管燕子在人类的屋檐下筑巢,但它们并不留恋雕梁画栋的华丽,而是毅然踏上万里归途,回到自己的故乡。诗人通过燕子的行为,表达了对自由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归宿的渴望,使全诗的主题得以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子翚《游密庵三首其一》

下一篇:宋·刘子翚《访原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