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临湖屋":寂静的屋子临近湖边,
"湖风为掩门":湖风像是把门掩上了。
"鸟声幽谷树":鸟儿在幽深的山谷的树上鸣叫,
"山影夕阳村":夕阳映照下的村子有山的影子。
"好事长留客":主人好事,常常留客,
"虽贫亦置樽":虽然家境贫寒也置办酒杯。
# 樽:一作尊。酒杯。
"平生枯淡意":平生有枯淡的意趣,
"去此欲谁论":离开这里想要和谁谈论呢。
南宋学者、诗人
刘子翚(1101~1147),南宋学者、诗人。字彦冲,号屏山,亦号病翁,学者称之为“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曾任兴化军通判,后退居屏山讲学。朱熹曾从其学。其诗文兼长,诗歌受江西诗派影响,古诗风格高秀,近体苍劲卓炼,部分诗篇愤慨时事。还有一些抒情写景诗,意象生动,风格明快清新。四库馆臣称其文“辨析明快,曲折尽意”。代表作品有《汴京纪事》《圣传论》《维民论》等。著有《屏山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寂寂临湖屋,湖风为掩门”,描绘友人山居的环境。“寂寂”二字写出屋子周围寂静的氛围,屋子临近湖边,湖风仿佛有了灵性,像是特意为屋子掩上房门,一个“掩”字将湖风拟人化,生动地表现出环境的静谧与自然。颔联:“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描写山中的景色。鸟儿在幽深的山谷的树上啼叫,声音增添了几分幽静;夕阳映照下,村子有山的影子,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村傍晚图,画面感十足,让人感受到山居的清幽之美。颈联:“好事长留客,虽贫亦置樽”,写友人的待客之道。主人是个热情好客之人,常常留客,即便家境贫寒,也会置办酒杯招待客人,体现出主人的真诚与淳朴,也从侧面反映出山居生活的简单质朴。尾联:“平生枯淡意,去此欲谁论”,表达诗人的心境。诗人说自己平生就有枯淡的意趣,离开这个地方,这种心境又能和谁去谈论呢,流露出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喜爱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