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山蝉噪夕阳":无数的山蝉在夕阳下鸣叫,
"高峰影里坐阴凉":我坐在高峰的影子里享受阴凉。
"石边偶看清泉滴":偶然看见石头边有清泉滴落,
"风过微闻松叶香":风吹过,微微闻到松叶的清香。
南宋诗人,“永嘉四灵”之一
徐玑(1162~1214),南宋诗人。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晋江(今属福建)人。历官建安主簿、永州司理、龙溪丞、武当令,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徐玑诗学晚唐,宗贾岛、姚合,追求词藻工丽,与徐照、翁卷、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亦工书法。著有《泉山集》《二薇亭诗集》。
1. 写作手法
多感官描写:“风过微闻松叶香”一句,“风过”写微风轻拂过的触觉,“松叶香”从嗅觉角度写了松叶香气的淡雅,共同构成了一幅多感官的夏日闲居图,增强了真情实感的表达。
2. 分段赏析
首句“无数山蝉噪夕阳”描写夏日山间的远景。“无数”二字展现了山蝉数量之多,营造出热闹喧嚣的氛围;“噪”字看似写蝉鸣的嘈杂,实则以声衬静,在夕阳西下的背景中,蝉鸣反而让山间更显幽深。夕阳的余晖与满山蝉鸣交织,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夏日傍晚图景。次句“高峰影里坐阴凉”转入诗人的活动与感受。“高峰影里”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在高大山峰的阴影之下,自然避开了夏日的炎热;“坐阴凉”则直接写出诗人闲适的状态,一个“坐”字尽显从容自在,仿佛能看到诗人安坐其间、悠然自得的模样,与前句的喧嚣形成对比,突出了环境的清凉与心境的平和。第三句“石边偶看清泉滴”聚焦于细微的景致。“石边”限定了地点,“偶看”表现出诗人并非刻意寻觅,而是不经意间发现清泉滴落的景象,带有一种偶然的惊喜;“清泉滴”则描绘出泉水缓缓滴落的情态,画面细腻而生动,在宁静中增添了一丝灵动的声响,让山间的景致更显清幽。末句“风过微闻松叶香”从嗅觉角度拓展了感受。“风过”是动态的描写,微风拂过打破了片刻的宁静;“微闻”写出了松叶香气的淡雅,并非浓郁扑鼻,而是若有若无,需要静心感受;“松叶香”则传递出清新自然的气息,与清泉、高峰、蝉鸣共同构成了一幅多感官的夏日闲居图,让诗人的闲适之情在这香气中得以延伸。
上一篇:宋·徐玑《奉酬翁松庐见寄》
下一篇:宋·徐玑《送蔡侍郎镇建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