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湖楼正可过":在湖楼上度过这个秋天真是再好不过了,
"扁舟窈窕逐菱歌":我乘着一叶扁舟,在菱角飘香的湖面上悠然前行,追逐着那悠扬的歌声。
# 扁舟:小船。
"淡云遮月连天白":淡淡的云层遮住了月亮,使得天空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白色,
"远水生凉入夜多":远处的湖水在夜晚中带来阵阵凉意。
"已是高人难聚会":已经是很难让高雅的人们聚在一起了,
"矧逢佳节共吟哦":更何况在这佳节时刻共同吟诗咏歌。
# 矧:况且。
"明朝此集喧城市":等到明天,这个聚会的消息会在城中传开,
"应说风流似永和":人们应该会说这次的聚会,其风流雅致堪比当年的永和集会。
南宋诗人,“永嘉四灵”之一
徐玑(1162~1214),南宋诗人。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晋江(今属福建)人。历官建安主簿、永州司理、龙溪丞、武当令,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徐玑诗学晚唐,宗贾岛、姚合,追求词藻工丽,与徐照、翁卷、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亦工书法。著有《泉山集》《二薇亭诗集》。
1. 分段赏析
“秋在湖楼正可过,扁舟窈窕逐菱歌”两句是描写中秋湖楼的场景。“秋在湖楼正可过”点明时节与地点,直接说明此时正值秋季,在湖楼度过是十分适宜的,奠定了全诗的氛围基调。“扁舟窈窕逐菱歌”进一步描绘画面,“窈窕”一词生动地展现出小船轻盈、优美的形态,“逐菱歌”则表示小船追逐着采菱女子的歌声,将静态的画面赋予了动态感,营造出轻松愉悦、悠然闲适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在此情此景中的惬意心情。“淡云遮月连天白,远水生凉入夜多”两句是对中秋夜晚景色的细腻刻画。“淡云遮月连天白”,“淡云”与“月”相互映衬,描绘出淡淡的云彩遮掩着月亮,月光透过云层,与天际连成一片白色的朦胧景象,给人以柔和、静谧之感。“远水生凉入夜多”,写远处的湖水在入夜后带来阵阵凉意,“生凉”一词将湖水的凉意具象化,“入夜多”则强调随着夜色渐深,凉意愈发浓重,进一步烘托出夜晚清冷幽静的氛围,同时也从侧面表现出诗人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敏锐感知。“已是高人难会聚,矧逢佳节共吟哦”两句是对聚会场景和感慨的叙述。“已是高人难会聚”,直白地表达出平日里这些有才华、有学识的高人相聚就十分不易,为下文的中秋相聚做铺垫,强调了相聚的难得。“矧逢佳节共吟哦”中,“矧”是况且的意思,进一步说明在中秋佳节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大家能够相聚在一起共同吟诗赋词,更是难能可贵,既点明了聚会的缘由和内容,也流露出诗人对此次聚会的珍惜与欣喜之情。“明朝此集喧城市,应说风流似永和”两句是诗人对此次聚会未来影响的想象。“明朝此集喧城市”,诗人想象到了第二天,此次聚会的事情将会在城市中引起喧哗、被人们谈论,侧面烘托出此次聚会的非凡意义和影响力。“应说风流似永和”,诗人将此次聚会与东晋永和年间的兰亭集会相比较,认为此次聚会的风雅程度可与之媲美,通过联想与类比,高度赞美了此次聚会,表达出诗人对此次中秋聚会的自豪,也让读者感受到此次聚会的高雅与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