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én

朝代:宋作者:徐玑浏览量:1
chén
fēng
chuī
miàn
zhāo
qíng
shōu
gāo
fēng
duō
yuǎn
jiàn
qiǎn
shuǐ
shǎo
píng
liú
shì
shì
fēi
nán
liǎo
chén
láo
wèi
xiū
jīn
nián
kàn
bìn
biàn
jīng
qiū

译文

早晨起来,风轻轻吹拂脸庞,清晨天气晴朗,野外的雾气消散了。站在高高的山峰上,能看到更远的地方,浅浅的水流,缓缓地、平稳地流动。世间的事情,不是难以了结,可尘世的劳碌,唯独自己还没能停歇。今年看自己的鬓角头发,已经有一根变成了白色。

逐句剖析

"晨起风吹面":早晨起来,风轻轻吹拂脸庞,

"朝晴野雾收":清晨天气晴朗,野外的雾气消散了。

"高峰多远见":站在高高的山峰上,能看到更远的地方,

"浅水少平流":浅浅的水流,缓缓地、平稳地流动。

"世事非难了":世间的事情,不是难以了结,

"尘劳独未休":可尘世的劳碌,唯独自己还没能停歇。

"今年看鬓发":今年看自己的鬓角头发,

"已变一茎秋":已经有一根变成了白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晨起》是宋代诗人徐玑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清晨景象起兴,首联“晨起风吹面,朝晴野雾收”描绘晨风拂面、朝霞驱散野雾的清新画面,凸显自然之静美。颔联“高峰多远见,浅水少平流”通过“高峰”与“浅水”的远近对比,展现视野的开阔与溪流的动态,暗含人生境遇的起伏。后两联转入抒情:“世事非难了,尘劳独未休”直抒胸臆,表达世事了悟的淡然与尘世劳碌的无奈;“今年看鬓发,已变一茎秋”以“一茎秋”喻鬓发斑白,借草木凋零喻年华逝去,意象凝练而苍凉。此诗语言简净,对仗工整(如“高峰”对“浅水”),写景由近及远,抒情由物及人,以自然之景反衬尘世之劳,深化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作为宋代“永嘉四灵”之一,徐玑的诗风清瘦自然,本诗亦体现其寄情山水、淡泊世事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永嘉四灵”之一

徐玑(1162~1214),南宋诗人。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晋江(今属福建)人。历官建安主簿、永州司理、龙溪丞、武当令,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徐玑诗学晚唐,宗贾岛、姚合,追求词藻工丽,与徐照、翁卷、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亦工书法。著有《泉山集》《二薇亭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晨起风吹面,朝晴野雾收”,从日常感受与视觉变化切入,简洁勾勒出清晨风拂、雾散天晴的清新画面,语言质朴自然。颔联“高峰多远见,浅水少平流”,续写晴日里登高望远、水浅流缓之景,对仗工整,以景衬出心境的开阔与宁静,又为后文抒情铺垫。颈联“世事非难了,尘劳独未休”,感慨世事本可理清,可自身却被尘世劳碌纠缠难脱,矛盾中尽显无奈。尾联“今年看鬓发,已变一茎秋”,以鬓生白发这一细节,将时光易逝、容颜老去的怅惘具象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徐玑《凭高》

下一篇:宋·徐玑《净名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