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同白日升穹碧":往昔我们一同在朝阳下直上青天,
"还同水国司民籍":后来又共掌水乡户籍民生之事。
"三年不见频寄书":三年未见却书信往来不断,
"两月相过忘行役":两个月相聚竟忘却奔波辛劳。
"桃花江上雪霏霏":桃花江畔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
"黄鹤楼中风力微":黄鹤楼中微风轻轻吹拂。
"幽胜逼人魂欲飞":这清幽美妙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仿佛魂魄都要飘飞起来,
"此时不醉无与归":此时若不沉醉其中,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与之相伴随而归的了。
"人间美事应有主":人间美好的相聚时光总是有尽头的,
"别马蹄沾边塞土":如今你骑着马踏上征程,马蹄沾染着边塞的尘土。
"南楼一望心凄迷":我登上南楼远望,心中满是凄凉迷茫之感,
"昨夜疏檐滴寒雨":昨夜稀疏的屋檐上滴落下寒冷的雨珠。
"休夸笔力驱真风":不要自夸你的笔力能够描绘出真正的风骨神韵,
"勿忆云山千万里":也别总念着千里外云山。
# 里:一作“重”。
"但遇四风一行雁":只要遇到那在西风中飞行的一行大雁,
"杀青相问莫辞慵":就请你用书信来问候我,可不要推辞偷懒啊。
张咏(946—1015)濮州鄄城人,字复之,号乖崖。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历太常博士、枢密直学士等职。出知益州,参与镇压李顺起事,对蜀民实行怀柔政策,恩威并用。真宗立,入拜御史中丞。又出知杭州、永兴军、益州、升州,所至有政绩。累进礼部尚书,上疏极论丁谓、王钦若大兴土木,致国库空虚,请斩之以谢天下。旋遭排挤出知陈州。卒谥忠定。平生以刚方自任,为政尚严猛,好慷慨大言。与寇准最善,每面折其过,虽贵不改。有《乖崖集》。
1. 分段赏析
“昔同白日升穹碧,还同水国司民籍”两句回顾往昔经历。“同”字两次出现,强调诗人与晁同年曾一同科举登第,如白日升空般光耀,此后又在水乡共同管理民政事务,简洁勾勒出两人早年共同的重要人生轨迹,为后文情谊的抒发奠定基础。“三年不见频寄书,两月相过忘行役”,“三年不见”与“频寄书”形成反差,凸显两人即便分离时间久,仍保持密切书信往来,情谊深厚;“两月相过忘行役”则表明两人相聚的两个月里,因重逢的喜悦而忘却了旅途奔波的辛苦,生动体现出友情带来的慰藉与欢愉。“桃花江上雪霏霏,黄鹤楼中风力微”,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画面。桃花江上雪花纷飞,黄鹤楼中微风轻拂,诗人通过描写相聚之地的景色,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展现与友人相聚时环境的美好,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铺垫。“幽胜逼人魂欲飞,此时不醉无与归”,面对眼前清幽绝美的景致,诗人感慨美景带来的震撼,仿佛魂魄都要飞扬起来,进而发出此时若不饮酒沉醉,就没有什么可与之相伴而归的感叹,将陶醉于美景与友人相聚的快乐之情推向高潮。“人间美事应有主,别马蹄沾边塞土”,诗人感叹世间美好的相聚时光总会结束,友人的马蹄沾染着边塞的尘土,踏上远行之路,此句以“人间美事”与“别马边塞”形成对比,流露出对相聚时光短暂易逝的惋惜,以及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南楼一望心凄迷,昨夜疏簷滴寒雨”,诗人登上南楼远望,心中满是凄迷之感,昨夜稀疏的屋檐上滴落着寒雨,借景抒情,以“南楼”“寒雨”等意象,烘托出友人离别后自己孤寂、惆怅的心境,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休夸笔力驱真风,勿忆云山千万里”,诗人劝慰友人,不要自夸笔力能写出真切动人的诗文,也不要因路途遥远、云山阻隔而忘却彼此。看似是对友人的告诫,实则表达出希望友人不要因距离和其他因素而疏淡情谊。“但偶四风一行雁,杀青相问莫辞慵”,诗人希望每当遇见天空中飞行的一行大雁,友人都不要推辞偷懒,要用书信来问候彼此。以“雁”代指书信,运用传统意象,含蓄地表达出对友人持续保持联系、维系友情的殷切期望。
上一篇:宋·张咏《旅中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