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酴醾春晓与谁芳":谁与这清晨的酴醾花共享芬芳,
"自是新来雨露香":原来是新降的春雨与晨露带来了清香。
"燕子觅巢终软媚":燕子寻觅巢穴的姿态终究显得娇柔可爱,
"杨花满路尚颠忙":杨花仍在路上纷飞忙碌,不曾停歇。
北宋词人
毛滂(1061~1124?),北宋词人。字泽民,号东堂,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自幼酷爱诗文词赋,长于诗词,苏轼称其“文词雅健,有超世之韵;气节端厉,无徇人之意”。其词作饶有情韵,婉丽可诵,描写别情,语尽而情意不绝,其中《临江仙·都城元夕》中“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句,境界似晚唐律诗。代表作品有《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浣溪沙·泛舟》。著有《东堂集》《东堂词》。
1. 分段赏析
首句:“酴醾春晓与谁芳”,“酴醾”既是酒名,又暗喻春日百花凋零后的余香,与“春晓”形成时空呼应。此句以问句开篇,赋予春日清晨拟人化的孤独感,仿佛在追问谁与这清冽芬芳共舞。“酴醾”化用《庄子》典故,喻人生短暂虚幻。通过“酴醾”的醇厚余香,隐喻诗人历经宦海沉浮后仍保持的高洁品格,与韩愈“曲江水满花千树”的繁华形成反差。次句:“自是新来雨露香”,“自是”二字揭示自然规律,将“雨露香”归因于天地运行,暗含对北宋党争后新政清明的期许。视觉(雨露)与嗅觉(香)交融,构建出“润物细无声”的春日意境,较之王维“空山新雨后”更具动态生机。三句:“燕子觅巢终软媚”,燕子筑巢本为生存本能,“软媚”二字赋予其人格化特质,既写春燕娇态,又暗讽官场中趋炎附势之徒。“觅”字精准捕捉燕子轻盈姿态,与杜甫“细雨鱼儿出”的“出”字异曲同工,展现自然生灵的灵动之美。末句:“杨花满路尚颠忙”,杨花飞舞的暮春景象,与首句酴醾的初春意象形成时间流动感,暗含对仕途浮沉的感慨。“颠忙”二字化用禅宗“风动幡动”公案,以杨花无目的飘荡,隐喻人生追逐的虚妄,与苏轼“飞鸿踏雪泥”的哲思相通。
上一篇:宋·毛滂《春词》
下一篇:宋·毛滂《菩萨蛮(定空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