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初谢":梅花刚刚凋谢,
"雪后寒微峭":雪后寒意微微袭来。
"谁送一城春":是谁送来了满城的春色,
"绮罗香、":身着绮罗的人们散发着香气、
"风光窈窕":风光美好动人。
"插花走马":人们插着花骑着马,
"天近宝鞭寒":天空仿佛近在咫尺,马鞭似乎也带着寒意,
"金波上":金色的水波之上,
"玉轮边":皎洁的玉轮旁边,
"不是红尘道":这里不是充满尘世喧嚣的道路。
"玻璃山畔":在玻璃山畔,
"夜色无由到":夜色不知为何降临。
"深下水晶帘":放下水晶帘幕,
"拥严妆、":佳人盛装打扮、
"铅华相照":铅华与容颜相互映照。
"珠楼缈缈":珠楼缥缈,
"人月两婵娟":人与月亮都如此美好,
"尊前月":酒杯前的明月,
"月中人":月亮中的佳人,
"相见年年好":年年都能相见,真是美好。
北宋词人
毛滂(1061~1124?),北宋词人。字泽民,号东堂,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自幼酷爱诗文词赋,长于诗词,苏轼称其“文词雅健,有超世之韵;气节端厉,无徇人之意”。其词作饶有情韵,婉丽可诵,描写别情,语尽而情意不绝,其中《临江仙·都城元夕》中“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句,境界似晚唐律诗。代表作品有《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浣溪沙·泛舟》。著有《东堂集》《东堂词》。
1. 分段赏析
上片:“梅花初谢,雪后寒微峭”,这句词中“梅花初谢”点明了时节,梅花刚刚凋谢,暗示着冬去春来的过渡。“雪后寒微峭”描绘出雪后天气寒冷、微有寒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蕴含生机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基调。“谁送一城春,绮罗香、风光窈窕”,这句词中“谁送一城春”以疑问的语气,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氛围,仿佛春天的到来是有人特意送来的。“绮罗香”描绘出人们身着绮罗绸缎,散发着香气的美好形象,“风光窈窕”则进一步强调了元夕时风光的美好动人,展现出节日的热闹与繁华。“插花走马,天近宝鞭寒,金波上,玉轮边,不是红尘道”,这句词中“插花走马”描绘了人们在元夕时插着花骑着马的欢乐场景,表现出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欢快心情。“天近宝鞭寒”将天空与马鞭联系起来,给人一种奇幻的感觉,“金波上,玉轮边”描绘出人们在金色的水波之上、皎洁的玉轮旁边的情景,“不是红尘道”则强调了这个地方仿佛超脱了尘世的喧嚣,有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下片:“玻璃山畔,夜色无由到”,这句词中“玻璃山畔”点明了地点,“夜色无由到”描绘出夜色不知为何降临的奇妙感觉,营造出一种神秘、朦胧的氛围。“深下水晶帘,拥严妆、铅华相照”,这句词中“深下水晶帘”描绘了放下水晶帘幕的动作,“拥严妆、铅华相照”则刻画了佳人盛装打扮,铅华与容颜相互映照的美丽形象,展现出佳人的美丽和优雅。“珠楼缈缈,人月两婵娟,尊前月,月中人,相见年年好”,这句词中“珠楼缈缈”描绘出珠楼缥缈的景象,“人月两婵娟”表达了人与月亮都如此美好的情感,“尊前月,月中人,相见年年好”则进一步强调了酒杯前的明月和月亮中的佳人,年年都能相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佳人的赞美与眷恋之情,体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