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勤移植地":曾满怀深情地将梅花移栽,
# 殷勤:情意恳切深厚。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
"曲槛小阑边":种在那曲折栏杆和小阑干边。
# 阑:同“栏”,栏杆。,曲槛:曲折的栏杆。槛,窗户下或长廊旁的栏杆。也指井栏。
"共约重芳日":我们共同约定待梅花再放,
# 重芳:再次开花。重:再次。
"还忧不盛妍":又担心它不够娇艳灿烂。
# 妍:美丽。如“争妍斗艳”。唐代李白《于阗采花》:“丹青能令丑者妍。”
"阻风开步障":为阻挡狂风展开华丽步障,
# 步障:亦作“步鄣”,意即布障,织物制成,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幕。《晋书·石崇传》:“崇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
"乘月溉寒泉":趁着月色汲来寒泉浇灌。
# 溉:浇灌,浇水。,乘月:趁着月光。
"谁料花前后":谁能料到梅花开放前后,
# 花:开花。名词活用为动词。
"蛾眉却不全":美丽的人儿却不在身边。
# 蛾眉:女子长而美的眉毛。常作美女代称。这里借指大周后。
"失却烟花主":梅花失去了欣赏它的主人,
# 烟花主:烟花的主人。这里指大周后。烟花,雾霭中的花。此指梅花。
"东君自不知":掌管春天的东君却浑然不知。
# 东君:神名和仙人名,指春神、日神或东王公。这里指司春之神。南唐成彦雄《柳枝辞九首·其三》:“东君爱惜与先春,草泽无人处也新。”
"清香更何用":这清幽的香气如今又有何用,
# 清香:清淡的香味。
"犹发去年枝":它依旧在去年的旧枝上绽溢。
# 犹:还。
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著名词人
李煜(937~978),南唐国主,五代词人。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钟峰白莲居士,世称李后主,徐州(今属江苏)人。在位十余年,宋兵破金陵后出降,被俘至汴京,封违命侯,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著名。前期作品多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期多抒发亡国哀痛及囚徒生活的愁苦,情调极为感伤。其词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善于以白描手法直抒胸臆,在题材和意境上突破晚唐及“花间”以艳情为主的窠臼,使词从音乐的附庸变为抒情述怀的工具。《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等作品为世熟知。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梅花二首》是南唐李煜创作的诗歌,其一为五言律诗;其二为五言绝句。通过回忆移植、养护梅花的过程,以及梅花开放时妻子已不在的情景,营造出悲伤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亡妻大周后的深切怀念与哀痛之情。借梅花相关景象,写出了诗人对亡妻的思念。
2. 分段赏析
首联“殷勤移植地,曲槛小阑边”,细腻勾勒出当初移植梅花的情境。“殷勤”一词,将移植者对梅花的珍视与喜爱展露无遗。而“曲槛”与“小阑”所描绘的移植之地,优雅静谧,与梅花高洁的品性相得益彰,足见李煜与大周后情趣高雅,凭借帝王的优渥条件,精心为生活营造出雅致氛围。颔联“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生动描绘出移植梅花时二人的心理。他们共同期待着梅花再度绽放,又隐隐担忧花容不够艳丽。这一心理刻画,不仅展现出对梅花的悉心关切,更反映出诗人对妻子生前生活点滴的铭记与眷恋。颈联“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为护梅花周全,夫妻二人不惜劳神费力。设置步障抵御狂风,趁着月色汲取寒泉浇灌。这些举动,尽显对梅花的呵护备至,也折射出他们对彼此情感的珍视。尾联前两句“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笔锋陡然一转,从往昔回忆拉回现实。本盼着梅花盛开时夫妻同赏,可谁能料到,花开之际,妻子却已不在身旁,美好愿景瞬间破碎。尾联后两句“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诗人自责之情溢于言表,悔恨自己未能珍视曾经的美好,致使如今追悔莫及。而“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则以梅花依旧散发清香却无人共赏,寄托对亡妻的无尽思念,情真意切,令人动容,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3. 作品点评
此诗用语质朴自然,情感却真挚深沉。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只是如叙家常般缓缓道来,却将诗人睹物思人的心境细腻且真切地展现出来。在情感的传达上,它毫无保留,直抵人心,既有对往昔岁月的深情追溯,又有对物是人非的悲叹。从史学角度看,它为研究李煜生平及南唐宫廷生活提供了珍贵素材;从艺术层面讲,其以简驭繁的表达,使情感的抒发极具感染力,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且较高的价值。
#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娥眉却不全。”此不特叙其幽思,且以兴内助之艰难,而不得与之同乐。又云:“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此足以见光景于人无情,而人于景物不可认而有之也。悲夫!
宋马令《南唐书》
上一篇:唐·陈子昂《晚次乐乡县》
下一篇:唐·白居易《苦热题恒寂师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