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甲雕戈":穿金甲持雕戈,
# 金甲雕戈:金饰的铠甲;刻镂过的戈。形容武装的壮丽。金甲:藻饰词,即铠甲。雕戈:雕有花纹的戈。戈:古代一种可刺可击的兵器。
"记当日、":想当初,
"辕门初立":刚刚在军营辕门旁站立。
# 辕门初立:指宁宗嘉定十年(1217)二月,李珏出任江淮制置使(淮南、江东地区的军事长官),开始组建自己的幕府(参见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行宫留守》),据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词人被辟为制司准遣(制置使司的初级幕职官),进入了李珏的幕府。辕门:军营的门。
"磨盾鼻、":军中作檄,
# 磨盾鼻:说当在盾鼻上磨墨作檄讨伐梁武帝萧衍。后以盾鼻是盾的纽。齐梁之际荀济入此,“磨盾鼻”喻军中作檄。
"一挥千纸":挥笔写完千纸,
# 一挥千纸:形容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快。挥:挥毫。宋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载,词人在李珏幕府时,“军书檄笔,一时传诵”。
"龙蛇犹湿":笔墨都还未干。
# 龙蛇:原指草书飞动圆转的笔势和飞动的草书,后泛指书法、文字。
"铁马晓嘶营壁冷":天刚黎明,寒气侵人,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奔赴战场,
"楼船夜渡风涛急":黑夜里,狂风呼啸,怒涛奔腾,高大战船正在抢渡。
# 楼船:战舰。以上二句是说,天刚拂晓,寒气还弥漫着营垒,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叫起来,夜间风急浪高,战船仍在航行。
"有谁怜、":有谁对这种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
"猿臂故将军":在击退金兵后,我却像那个故将军李广一样,
# 猿臂故将军:猿臂:臂长如猿。《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汉名将李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擅长射箭)亦天性也”。故将军:指汉飞将军李广。
"无功级":战功赫赫却没有获得更高的功勋。
# 无功级:李广身历七十余战而不得封侯、故云。功级:按功劳大小授予不同等次的官爵。
"平戎策":那些抗敌恢复方略,
# 平戎策:指平定平定外族的策略。这里指作者屡有奏疏陈述抗敌恢复方略。
"从军什":记录军中生活的诗篇。
# 从军什:是指记录军中生活的诗篇。什:《诗经》的“雅”“颂”每十篇为一什,后因称多首诗篇为篇什。
"零落尽":只好任它散失殆尽,
# 零落尽:极言散佚之多。
"慵收拾":而懒得收拾了。
# 收拾:整理、保存。,慵:懒惰,懒散。
"把茶经香传":只能靠焚香煮茗来打发时光了,
# 香传:即香谱,记香的品种,烧香的方法,器具等。,茶经:这里指记茶叶的品种及烹茶方法的书籍。
"时时温习":时时温习。
"生怕客谈榆塞事":就怕人谈边塞的事,
# 榆塞:《汉书·韩安国传》:“树榆为塞”。后因以泛指边塞。
"且教儿诵花间集":暂且教儿女们诵读《花间集》吧。
# 花间集:是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
"叹臣之壮也不如人":只是感叹自己壮年时就不如人,
# 壮:壮年。《左传·僖公三十年》栽,晋国联合秦国,出兵围攻郑国。郑文公请烛之武出使秦军。烛之武怪他早不任用自己担当国政,故意推辞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以上二句,借用烛之武语发牢骚:我年富力强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力袁,又怎能及得上别人呢?言外之意是:朝廷有难办的事,请找那些有“能耐”,一直受重用的人去:我没本事,一直不受重用,别来烦我。
"今何及":何况现在呢。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爱国题材的词,通过对往昔壮年从军经历的深情回忆,与当下被压抑而闲居无聊的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生动展现了词人壮怀难伸的激愤。词中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般的郁勃之气,在字里行间跃然呈现,深切传递出其对壮志未酬的不甘与感慨。
2. 写作手法
用典:“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一句,运用“李广难封”的典故。汉代李广善射,臂如猿,人称“猿臂将军”,他一生征战匈奴,却始终未得封爵。作者在此以李广自况,写自己虽投身军旅,却未获功勋,反遭弃置,借李广立功不赏的遭遇,抒发内心的不平与怨愤。化用:“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化用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生动描绘战斗场面与肃杀气氛。“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化用《左传》中烛之武的典故。烛之武对郑文公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作者借用此语,表面感慨自己壮年时不如人,如今更难有所作为,实则以曲笔表达壮志未酬的激愤——虽有“从戎之兴”,却报国无门,蕴含对自身遭遇的无奈与对理想难伸的痛惜。对比:上片回忆军旅生活的昂扬亢奋,下片写当下闲居的悲凉无奈,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强化壮志难伸的郁愤。
3. 分段赏析
上片追忆往昔军旅生涯,起句“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以倒装句式,先声夺人地凸显初入军幕时“金甲雕戈”的威武雄姿,展现词人精神抖擞、气宇轩昂之态。“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则刻画其草拟文书时文思如涌、笔走龙蛇的超人才气,军情紧急与才情纵横跃然纸上。“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化用陆游诗意,以“晓嘶”“夜渡”勾勒昼夜相接的战斗画面,突显强敌压境的紧迫与战斗场面的壮阔肃杀。继而笔锋突转,“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借“李广难封”典故,以李广自况,直抒胸臆,宣泄立功受抑、英雄失路的怨愤,使上片基调由昂扬亢奋转入沉郁不平。下片以反笔宣泄报国无门之痛。“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写曾经的战斗文献散落殆尽,懒于收拾,暗含对壮志成空的悲慨。“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表面写以品茶焚香消磨时光,实则流露无奈虚度岁月的隐痛。“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尤为沉痛,昔日鄙夷闺情春怨的爱国词人,如今竟以《花间集》教儿,表面“终老之想”,实则是理想破碎后的愤激之辞,将抱负难展的伤痛推向高潮。结语“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化用烛之武语,表面叹流年老去、力不从心,实则以曲笔深诉壮志未酬的千古悲愤。上下片一扬一抑,对比鲜明,深刻揭露了英雄无路请缨的时代悲剧,字里行间充溢着抑郁不平之气。
4. 作品点评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是刘克庄继承辛派词风的佳作。其词于慷慨淋漓、纵横恣肆间,时露悲凉深沉之叹,以立志收复中原的气节为主旋律,展现英雄失志却不甘寂寞的情怀。在手法上,善用曲笔,使意蕴深沉含蓄;使事用典丰富贴切,散文化、议论化手法运用精妙,全词抑扬回旋、跌宕起伏。上片正面极写文才武略以抒悲慨,下片反面刻画消沉以蓄势,结尾陡然振起,波澜横生。冯煦评刘克庄“志欲有为,不欲以词人自域”,此词正是其爱国精神与豪放风格相表里的体现,内涵深沉,既传承辛派词风,又具艺术创新,为南宋词坛注入鲜活生命力。
# 此词用《左传》,除稼轩外亦少见。
不详汉学家吴世昌《词林新话》
# 刘后村词,旨正而语有致
清文学家刘熙载《艺概》
上一篇:宋·刘克庄《新亭》
下一篇:宋·刘克庄《绝句三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