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用昆虫":用药的时候使用昆虫入药,
"遂亏全活功":于是就有损了保全生命的功效。
"至今仙未得":直到如今也没能修炼成仙,
"只在蜀山中":只能在蜀地的群山之中留下声名。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药品用昆虫,遂亏全活功”:这两句诗指出孙思邈在制药时使用昆虫作为药材,诗人认为这样做有亏于“全活功”,即有损于保全生命的功效。在古代的一些观念中,认为万物皆有灵,使用昆虫入药可能被视为一种杀生行为,与道家所倡导的“全生”观念有所冲突。刘克庄从这一角度出发,对孙思邈的用药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这种观点在现代看来可能有其局限性,但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反映了一种对于生命和医药伦理的思考。后两句“至今仙未得,只在蜀山中”:这两句承接前两句,意思是孙思邈因为使用昆虫入药等行为,未能成为神仙,如今他也只是在蜀山中留下了自己的事迹和传说。“至今仙未得”直接表明了诗人的观点,即孙思邈虽然在医药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但由于不符合诗人所认为的某种成仙的标准,所以未能真正成仙。“只在蜀山中”则给人一种淡淡的遗憾之感,孙思邈一生在蜀地行医济世,虽然名声远扬,但在诗人看来,他终究没有达到成仙的境界,只能在蜀山中被人们传颂和铭记,有一种对其命运的感慨和惋惜之情。
上一篇:宋·刘克庄《春旱忽两五绝》
下一篇:宋·刘克庄《寄何立可提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