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雾徐收月色鲜":夜晚的雾气慢慢消散,月色鲜明,
"承平物态尚依然":太平时期万物的状态还是和往常一样。
"断无飓母起吹海":绝对不会有飓风兴起吹拂大海,
"应有蚌胎还媚川":应该会有蚌胎让川流增添妩媚。
"远俗熙恬犹乐土":偏远地区的百姓生活安乐,如同乐土,
"孤臣流落谩忧天":我这孤臣流落他乡,只能徒然忧国。
"夜归听得舆人语":夜晚归来听到路人的话语,
"且愿新年胜旧年":只希望新的一年胜过旧的一年。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晚雾徐收月色鲜,承平物态尚依然。”描绘了晚雾缓缓消散,月色变得格外鲜明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进而点明这是承平时期,万物保持着往常的状态,为全诗奠定了平和的基调,同时表达出诗人对承平的欣慰。颔联“断无飓母起吹海,应有蚌胎还媚川。”运用象征手法,“飓母”代表可能出现的灾祸,诗人认为不会有大的灾祸兴起;“蚌胎”象征美好的事物,应会让川流更添妩媚。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稳、美好事物延续的期望。颈联“远俗熙恬犹乐土,孤臣流落谩忧天。”将偏远地区百姓生活的安乐与自己作为孤臣流落他乡的处境形成对比。百姓生活和乐,而自己却只能空自担忧国事,突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凄凉。尾联“夜归听得舆人语,且愿新年胜旧年。”诗人夜归时听到路人希望新年比旧年更好的话语,从侧面反映出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引发诗人的共鸣,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同样对未来的期许。
上一篇:宋·刘克庄《再和十首其一》
下一篇:宋·刘克庄《答傅监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