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上姑苏望虎丘":想要登上姑苏城眺望虎丘,
"小邦宁有此风流":小小的地方难道能有这样的风流景致。
"山川形势今三辅":这里的山川形势如今堪比古代三辅地区,
"人物英雄古列侯":自古以来这里的英雄人物都可称列侯。
"华屋鳞鳞冠盖里":华丽的房屋鳞次栉比,是达官显贵居住的地方,
"画桥曲曲管弦楼":弯曲的画桥旁,是管弦齐鸣的楼阁。
"金陵蜀郡俱疏远":金陵和蜀郡都显得遥远而逊色,
"除却皇都第一州":除了皇都,这里就是第一州了。
南宋词人、诗人
刘过(1154~1206),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终身未入仕,流落江湖间,曾从辛弃疾游,晚年寓居昆山。刘过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刘”。今存其词八十多首,多感时论事、抒写平生豪气之作。其诗作多悲壮感慨。代表作品有《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沁园春·张路分秋阅》《登多景楼》等。著有《龙洲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欲上姑苏望虎丘,小邦宁有此风流”两句开篇即点明诗人的意图,本想登上姑苏城眺望虎丘胜景。“小邦”指平江,在诗人看来,平江这个地方竟然有着如此不一般的风流韵致。“宁有”二字,以一种略带惊讶的语气,强调出平江虽地域或许不算广阔,却有着非凡的风情,引发读者对平江独特魅力的好奇与期待。颔联“山川形势今三辅,人物英雄古列侯”两句,诗人从自然与人文两个角度对平江进行描绘。“山川形势今三辅”,是说平江的山川形势犹如古代三辅地区那般重要且壮丽。“三辅”在古代是拱卫京城的重要地区,地势险要,这里诗人以三辅来类比平江,突出其山川的雄伟险要。“人物英雄古列侯”则是回顾平江的历史,说此地曾经涌现出诸多英雄人物,如同古代被封为列侯的豪杰,暗示平江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辉煌的过往。颈联“华屋鳞鳞冠盖里,画桥曲曲管弦楼”两句是对平江繁华景象的生动刻画。“华屋鳞鳞冠盖里”描绘出平江城中房屋华美,像鱼鳞般密集排列,且所在之处皆是达官贵人聚居的地方,“鳞鳞”一词形象地写出房屋众多且整齐有序的样子,“冠盖里”点明此地居住者的高贵身份。“画桥曲曲管弦楼”则写平江的桥梁装饰精美,曲折蜿蜒,桥上连接着的楼阁中不断传出管弦演奏的美妙音乐,展现出一幅充满烟火气又尽显奢华的都市生活画面,让人感受到平江的繁华与热闹。尾联“金陵蜀郡俱疏远,除却皇都第一州”两句,诗人将平江与金陵(今南京)、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带)进行对比,直言金陵和蜀郡都显得偏远,在诗人心中,除了当时的皇都,平江堪称天下第一州。通过这种对比,进一步强调出平江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突出平江独特的魅力和繁华程度,在诗人眼中,平江的综合优势甚至超越了一些历史悠久、声名远扬的大郡。
上一篇:宋·刘过《登升元阁故基》
下一篇:宋·刘过《寄沈仲居进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