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满蒲萄磊落枝":葡萄藤蔓满架,凉意顿生,
"倦游来此亦忘归":我这个疲倦的游子来到此地竟忘了归去。
"沟渠水活龙蛇动":沟渠里的水欢快流动,仿佛龙蛇在舞动,
"树木月明乌鹊飞":月光下树木间乌鹊翩翩飞翔。
"欣减黄粱新米价":欣喜的是新米价格因雨水而降低,
"愁生白苎旧征衣":忧愁的是旧征衣在月光下更显破旧。
"风流却扇轩圞坐":大家风流倜傥,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一夜谈兵玉麈挥":整夜谈论兵法,挥动着玉麈。
# 麈:一作尘。
南宋词人、诗人
刘过(1154~1206),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终身未入仕,流落江湖间,曾从辛弃疾游,晚年寓居昆山。刘过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刘”。今存其词八十多首,多感时论事、抒写平生豪气之作。其诗作多悲壮感慨。代表作品有《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沁园春·张路分秋阅》《登多景楼》等。著有《龙洲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描绘了吕氏山堂周边,雨后葡萄枝上凉意满满,沟渠中水流湍急如龙蛇游动,明月下树木间乌鹊纷飞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雨景的喜爱、对民生的关注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欢乐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黄粱”典出《楚辞》“稻粢穱麦,挐黄粱些”,本指粟米,此处借指新收稻米。诗人以“新米价减”暗含对百姓生计的关注,呼应杜甫“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田园温情,但更隐含对南宋农业凋敝的隐忧。“白苎”为白色麻布,古时征衣常用,如岑参“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此句以“旧征衣”代指未换的旧军服,暗讽南宋朝廷忽视边防、征役频繁,百姓困顿于赋税徭役,与“新米价减”形成贫富对比。尾联“玉麈挥”化用东晋名士清谈典故(如《世说新语》中王导“挥麈谈玄”),表面写友人团坐高谈兵法,实则暗含诗人对时局的忧思——南宋偏安,文人空谈兵事而无力回天,与辛弃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悲慨异曲同工。
3. 分段赏析
“凉满蒲萄磊落枝,倦游来此亦忘归”:此联描绘了葡萄架下凉意袭人,诗人流连忘返的情景。“凉满蒲萄磊落枝”写出了葡萄架下清凉宜人的环境,“倦游来此亦忘归”则表现了诗人虽是倦游之身,却在此地忘却归途的愉悦心情,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沟渠水活龙蛇动,树木月明乌鹊飞”:此联展现了雨后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沟渠水活龙蛇动”生动地描绘了雨水使沟渠水涨,仿佛龙蛇在水中游动的景象;“树木月明乌鹊飞”则表现了月光下树木间乌鹊翩翩飞翔的美丽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敏锐的观察力。“欣减黄粱新米价,愁生白苧旧征衣”:此联表达了诗人对雨后米价下降的欣喜和对自身处境的忧愁。“欣减黄粱新米价”表现了诗人因雨水滋润庄稼,新米价格下降而感到欣喜的心情;“愁生白苧旧征衣”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破旧征衣的忧愁,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风流却扇团圞坐,一夜谈兵玉麈挥”:此联描写了文人雅士们围坐谈兵的风雅场景。“风流却扇团圞坐”表现了文人雅士们风流倜傥、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的情景;“一夜谈兵玉麈挥”则描绘了他们整夜谈论兵法,挥动玉麈的儒雅风度,体现了诗人对文人雅集的赞赏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4. 作品点评
这首《吕氏山堂喜雨》作为七言律诗,严谨遵循律诗格式,韵脚押微韵。诗里自然描写与典故运用巧妙融合,既彰显出刘过对传统诗词技法的娴熟把控,又呈现出他极具个人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
上一篇:宋·刘过《谒江华曾百里》
下一篇:宋·刘过《寄张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