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酒滴如真珠":苏州的酒滴如同珍珠般清莹剔透,
"公能醉之酒百壶":您若要喝醉它需要百壶酒的量。
"得间政恐不来尔":若得空闲,只怕您不肯前来啊,
"来则倒屣相与俱":您若来了,我定倒拖鞋子急切相迎与您同游。
"江山绕楼诗句好":江山环绕楼阁,您题写的诗句精妙绝佳,
"奔走万变同驰驱":如万马奔腾、千变万化,似与风云同驰骋。
"大书小草各有能":您无论是写擘窠大字还是小草书法,皆各有精妙之处,
# 大书小草各有能:四库本作态。
"雷雹震耀莺花姝":如雷雹震撼闪耀,又似莺啼花艳般明丽。
# 雷雹:江湖集作电。
"当其半醉尚醒在":当您半醉之时,神智仍保持清醒,
"宛若处女未嫁夫":宛如未出嫁的少女般端庄含蓄。
"杯行到手湖海歇":杯传递到手中,豪饮如湖海倾泻般酣畅,
# 杯行到手湖海歇:江湖集作竭。
"翻覆云雨来须臾":如翻云覆雨般,片刻间又汹涌而来。
# 翻覆云雨来须臾:江湖集作成。
"义这屈使坐北面":仿佛被“义”约束,竟谦逊地北面而坐,
"命骚如役仆与奴":命《离骚》如驱使仆役般随意挥洒。
"角巾斜飘鬓毛出":头戴角巾斜斜飘动,鬓发随之前翘,
"笔墨颠倒衫袖乌":笔墨挥洒颠倒,衣袖沾染墨迹一片乌黑。
"回旋左右如有碍":转身左右时,似有阻碍般踉跄,
"归路不记长须扶":返程时已记不清,全赖长须仆从搀扶。
"宾侪指摘士窃笑":宾客们指指点点,士人们暗自发笑,
"亦有好事描为图":也有好事者将此景描绘成图。
"或云先生郁於用":人说先生才志被压抑,不得施展,
"浮深欲以酒自娱":或许是想沉湎酒中以自求欢乐。
"实非能饮姑好客":实则您并非海量,只是好客罢了,
"不时斗酒由人须":时常有人来讨酒,您便随他所需斟酒。
# 不时斗酒由人须:原作何无,据四库本乙
"若予乃是真饮者":而我才是真正的嗜酒之人,
"糟丘日日乡无何":每日在酒糟堆成的“糟丘”旁饮酒,乡居无他事。
# 糟丘日日乡无何:原作何无,据四库本乙。
"虽然人亦难意料":虽然如此,别人也难以预料,
"未可目以为酒徒":不能仅仅把他看作普通的酒徒而轻视他。
"相逢摆略边幅尽":相遇时,抛开所有世俗的礼节束缚,完全展现出本真状态,
# 相逢摆:江湖集作脱。
"胸次开豁无城郛":内心胸怀开阔坦荡,没有世俗的壁垒。
"敛藏穷达付之酒":将人生的困顿显达都寄托于酒中,
# 敛藏穷达付:江湖集作寄。
"不以礼法自束拘":不因礼法束缚自我。
"情归一真举无伪":性情归于本真,行事毫无虚伪,
"滑稽玩世为通儒":以幽默戏谑的态度处世,堪称通达之儒。
"饮与不饮无不可":饮酒与否,皆无不可,
"醉醒醒醉同一区":醉与醒的状态,本就同属一境。
"痴人之前莫说梦":莫对痴人说梦话以免徒劳,
"梦中说梦愈阔迂":在梦中再说梦,只会更荒诞迂腐。
"客来辄饮饮辄醉":客人一来就饮酒,饮酒就醉,
"此其所以为竹胡":这便是您被称为“竹隐先生”的缘由吧。
"不然他人岂无酒":不然他人难道没有酒吗,
"欲去此脚自懒趋":只是想离开此地时,双脚却懒于抬步。
"计公之客日百数":算来您的宾客每日以百计,
"结束冠带纷座隅":衣冠整齐,纷纷围坐席间。
"欲言喉牙物如梗":想说话时,却觉喉舌如鲠在喉,
"中怀腹非外示愚":心中藏有非议,表面却装出愚钝之态。
"不如鄙性好诚实":不如我生性粗鄙,喜爱真诚,
"退无取议进不谀":退不取非议,进不阿谀奉承。
# 退无取议:江湖集作所攻。
"欧公自爱曼卿放":欧阳公自爱石延年的狂放,
"昌黎亦喜刘叉粗":韩昌黎也喜爱刘叉的粗豪。
"满城风雨重阳近":满城风雨中,重阳节临近,
"黄共篱落金英敷":黄菊与篱笆相映,金色花容绽放。
"山高凛风吹客倒":山高风冽,吹得客子站立不稳,
# 山高凛风:江湖集作风劲。
"公楼虽小主者殊":您的楼阁虽小,主人却不同凡响。
"狂当相就取一醉":我当狂放前往,与您共醉一场,
"有酒饮我无酒酤":有酒便与我共饮,无酒便买酒来。
"此即虽狂亦可喜":即便如此狂放,也足以令人欣喜,
# 此即:江湖集作郎。
"我去俗子畴当呼":我若离去,俗子谁能与我相呼。
"世无人兮亦已久":这世间已许久没有真正懂我的人了,
# 世无人兮:江湖集作贺监。
"公不容我谁容乎":您若不容我,又有谁能容我呢。
南宋词人、诗人
刘过(1154~1206),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终身未入仕,流落江湖间,曾从辛弃疾游,晚年寓居昆山。刘过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刘”。今存其词八十多首,多感时论事、抒写平生豪气之作。其诗作多悲壮感慨。代表作品有《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沁园春·张路分秋阅》《登多景楼》等。著有《龙洲集》。
1. 分段赏析
开篇“苏州酒滴如真珠,公能醉之酒百壶。”以“真珠”比喻苏州酒的清冽珍贵,侧面烘托孙应时的善饮。“得闲政恐不来尔,来则倒屣相与俱。”用“倒屣”这一细节,生动写出两人相交的热络——孙应时若得闲本怕打扰,一来便热情相迎,足见友情真挚。“江山绕楼诗句好,奔走万变同驰驱。”转向楼中雅集场景,江山美景激发诗兴,诗句随思绪奔涌,如万马驰驱。“大书小草各有能,雷雹震耀莺花姝。”进一步刻画孙应时的书法与才情:大字小字皆精妙,笔势如雷雹震撼,又似莺花娇美,刚柔并济。“当其半醉尚醒在,宛若处女未嫁夫。”以“处女未嫁”作喻,形容孙应时半醉时仍存清醒的可爱状态。“杯行到手湖海歇,翻覆云雨来须臾。”则写饮酒后情绪的变化——酒到杯干时如湖海平息,转眼又似云雨翻涌,将醉态的率真写得鲜活。“羲之屈使坐北面,命骚如役仆与奴。”用王羲之、屈原的典故,调侃孙应时饮酒时的狂放:连书法圣手、诗祖都要听他差遣,可见其不拘常规。“角巾斜飘鬓毛出,笔墨颠倒衫袖乌。”则以细节描写强化这一形象:头巾歪斜、鬓发散乱,笔墨打翻染黑衣袖,醉态可掬却不失可爱。“回旋左右如有碍,归路不记长须扶。”写孙应时醉后踉跄,需侍从搀扶,宾客见此“指摘”“窃笑”,甚至有人“描为图”,侧面烘托其率真可爱。“或云先生郁于用,浮沉欲以酒自娱。”推测他借酒排遣不得志,但随即澄清“实非能饮姑好客”——他并非海量,只是爱以酒待客,酒是联结真心的媒介。“若予乃是真饮者,糟丘日日乡无何。”作者自比“真饮者”,却强调“未可目以为酒徒”,暗示饮酒对他而言不仅是享乐,更是超越世俗的方式。“相逢摆略边幅尽,胸次开豁无城郛。”转向对孙应时性格的总结:相处时他毫无城府,胸怀坦荡如无城墙。“敛藏穷达付之酒,不以礼法自束拘。”“情归一真举无伪,滑稽玩世为通儒”进一步点明其人生哲学:将穷达得失付诸酒中,不被礼法束缚,以真诚之心处世,看似玩世却不失通儒智慧。“饮与不饮无不可,醉醒醒醉同一区。”则升华主题:醉醒本无分别,重要的是保持本真。“痴人之前莫说梦,梦中说梦愈阔迂”更以“说梦”作喻,讽刺世俗中故作高深之人,暗含对虚伪礼法的批判。“客来辄饮饮辄醉,此其所以为竹湖。”点出“竹湖”雅号的由来——因好客而醉。“不然他人岂无酒,欲去此脚自懒趋。”对比他人虽有好酒却无此真意,突出孙应时交游的纯粹。“计公之客日百数,结束冠带纷座隅。”写其他宾客衣冠整齐却拘谨。“欲言喉牙物如梗,中怀腹非外示愚。”则讽刺他们心口不一,反观自己“不如鄙性好诚实,退无取议进不谀。”,直言自己厌恶虚伪,推崇真诚。“欧公自爱曼卿放,昌黎亦喜刘叉粗。”以欧阳修欣赏石延年的狂放、韩愈喜爱刘叉的粗豪为例,说明真性情自古被认可。“满城风雨重阳近,黄花篱落金英敷。”转写重阳近景,山高风急“吹客倒”,而“公楼虽小主者殊”——孙应时的小楼因主人的真性情而格外不同。“狂当相就取一醉,有酒饮我无酒酤。”直抒胸臆:愿与孙应时就醉,哪怕无酒也要共饮。“此即虽狂亦可喜,我去俗子畴当呼。”更强调这种“狂”是知己间的默契,世俗之人难以理解。结尾“世无人兮亦已久,公不容我谁容乎。”感慨知己难觅,唯有孙应时能包容自己的真性情,将友情推向高潮。
上一篇:宋·刘过《代上韩开府》
下一篇:宋·刘过《悲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