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ìn
yuán
chūn
·
·
jiāng
shàng
shí
yǒu
xīn
zōng
shì

朝代:宋作者:刘过浏览量:1
jiàn
héng
kōng
fēi
guò
dòng
tíng
yòu
wèi
lái
yǒu
yáng
jìn
zhě
chàng
míng
diàn
殿
chuān
gōng
kāi
yàn
zūn
léi
chéng
shí
nián
diào
sòng
shén
xiān
liú
xiù
cái
hǎo
jiāng
bǎi
qiān
wàn
shì
liǎng
sān
bēi
wèi
cháng
huái
怀
wèn
yīng
xióng
ān
zài
zāi
rèn
qián
táng
jiāng
shàng
cháo
shēng
cháo
luò
tái
pàn
huā
xiè
huā
kāi
dào
hào
shū
shēng
qiǎng
míng
wèi
lǎo
xuě
cóng
tóu
shàng
cuī
shuí
xiàn
yōng
sān
qiān
zhū
shí
èr
jīn
chāi

译文

一剑横空出世,飞过了洞庭湖,又为此来。宴会上,有皇室宗室,殿试及第之人;宴会主人卢蒲江,打开了宴席上的酒器。四次科考都没有中举,多年奔走都未升任官职,是我大宋神仙刘秀才。这如何是好?只能将众多的烦恼事,交付于酒杯之中。心里从来没有悲伤。想问自古以来的英雄现在还在吗?任凭那钱塘江上的潮水,潮起潮落;姑苏台畔,百花凋谢和盛开。冒名书生,勉强可称自己是举人,但头上的白发开始催促。谁会羡慕你,拥有众多的门客,婢妾成群!

逐句剖析

"一剑横空":一剑横空出世,

"飞过洞庭":飞过了洞庭湖,

"又为此来":又为此来。

"有汝阳琎者":宴会上,有皇室宗室,

# 汝阳琎者:唐玄宗李隆基之侄李昪,封汝阳郡王。此借指新第宗室。

"唱名殿陛":殿试及第之人;

# 唱名殿陛:指殿试录取后宜布名次。

"玉川公子":宴会主人卢蒲江,

# 玉川公子:唐诗人卢仝自号玉川子,此借指宴会主人卢蒲江。

"开宴尊罍":打开了宴席上的酒器。

# 尊罍:皆酒器。

"四举无成":四次科考都没有中举,

# 四举无成:应考了四次进士都没有考中。

"十年不调":多年奔走都未升任官职,

# 调:升任官职。

"大宋神仙刘秀才":是我大宋神仙刘秀才。

"如何好":这如何是好?

"将百千万事":只能将众多的烦恼事,

"付两三杯":交付于酒杯之中。

"未尝戚戚于怀":心里从来没有悲伤。

# 戚戚:优惧或优伤的样子。

"问自古英雄安在哉":想问自古以来的英雄现在还在吗?

"任钱塘江上":任凭那钱塘江上的潮水,

# 钱塘江:浙江下游称钱塘江。其潮最为著名。

"潮生潮落":潮起潮落;

"姑苏台畔":姑苏台畔,

# 姑苏台:相传为战国时吴王阊闾或夫差所筑,故址在今江苏吴县西南。

"花谢花开":百花凋谢和盛开。

"盗号书生":冒名书生,

"强名举子":勉强可称自己是举人,

# 强:勉强。

"未老雪从头上催":但头上的白发开始催促。

# 雪:如雪的白发。

"谁羡汝":谁会羡慕你,

"拥三千珠履":拥有众多的门客,

# 三千珠履:指门多宾客。

"十二金钗":婢妾成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沁园春·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是南宋词人刘过的一首抒怀之作。上片以“一剑横空”的豪迈开篇,转而抒发“四举无成”的科举失意之痛,将个人抱负与落第苦闷直白道出;下片由“未尝戚戚于怀”的故作旷达,转入对英雄无觅的深沉慨叹,借“潮生潮落”的自然景象暗喻时局动荡。全词既有直抒胸臆的痛快,又含象征隐喻的深致,在豪放笔调中透露出不甘沉沦的倔强意气。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诗人

刘过(1154~1206),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终身未入仕,流落江湖间,曾从辛弃疾游,晚年寓居昆山。刘过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刘”。今存其词八十多首,多感时论事、抒写平生豪气之作。其诗作多悲壮感慨。代表作品有《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沁园春·张路分秋阅》《登多景楼》等。著有《龙洲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沁园春·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该词作于曾任蒲江(今属四川)县令的卢姓友人宴会上,当时座中还有一位新及第的皇室宗亲。其人虽因科举得第而骄矜自傲,但并无真才实学,更缺乏忧国忧民的情怀,故词中仅书其事而不录其名,并在篇末流露出鄙薄讥讽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抒怀之作。词人在友人宴会上借酒抒怀,既自嘲多年科举失意,又讽刺新科举人的虚浮做派。全词以豪放笔调写落拓心境,既有对自身际遇的不平,也暗含对时局的失望,在自嘲与讥讽中流露出不甘沉沦的倔强意气。

2. 写作手法

用典:“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巧用吕岩《绝句》“朗吟飞过洞庭湖”的典故,原典表现仙人超脱尘世之态,词人借此自比仙人飞临洞庭的潇洒气度,既展现应试时的豪情壮志,又暗含对功名得失的超然态度。对比:通过“有汝阳琎者,唱名殿陛”与“四举无成,十年不调”的鲜明对比,以及第者的荣耀反衬自身落第的失意,突出表现词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象征:“一剑横空”以飞剑象征词人济世之志,这个贯穿全词的核心意象,既展现其不凡抱负,又暗含壮志难酬的悲愤,形成强烈的艺术张力。直抒胸臆:“四举无成,十年不调”直接道出科举失意、仕途困顿的苦闷,不加掩饰地宣泄怀才不遇的愤懑,这种赤裸裸的情感宣泄与全词豪放风格相得益彰。

3. 分段赏析

上片:“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开篇三句化用吕岩《绝句》中仙人飞渡洞庭的典故,将原典的仙逸之气转化为词人应试时的豪迈意气。“一剑横空”的壮阔意象,既象征词人济世之志,又暗含其特立独行的性格,为全词奠定雄放基调。“有汝阳琎者,唱名殿陛;玉川公子,开宴尊罍”:四句点明宴会场景,通过“唱名殿陛”的及第者与下文自身落第形成鲜明对比。看似平铺直叙的宴饮描写中,实则暗含咫尺荣枯的深沉感慨,为下文抒情埋下伏笔。“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三句直抒胸臆,以数字“四举”“十年”具象化科举失意之苦。“大宋神仙”的自封看似旷达,实为反语,愈显其怀才不遇的悲愤。这种以狂放语写沉痛情的表达方式,形成强烈的情感张力。“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设问句突然转折,展现词人面对困境的茫然。“百千万事”与“两三杯”的悬殊对比,生动刻画出壮志难酬、唯有借酒消愁的无奈心境。下片“未尝戚戚于怀。问自古英雄安在哉”:以“未尝戚戚”故作豁达,随即追问英雄归宿,将个人遭遇升华为古今志士的共同悲慨。这种由个人到历史的视野拓展,使词境更具深度。“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以“潮生潮落”“花谢花开”的自然景象象征朝政兴衰,表面旷达的“任”字背后,实则是痛心时局的愤激之辞。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使政治感慨显得含蓄而深刻。“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盗号”“强名”的自嘲,道尽读书人功名未立的尴尬。“未老雪从头上催”的夸张描写,既写实岁月催人,又暗喻精神煎熬,语带双关。“谁羡汝、拥三千珠履,十二金钗”:结尾陡转,以反问句式对权贵奢靡生活投以轻蔑。三千珠履与十二金钗的铺陈,与词人清贫自守形成强烈反差,在讽刺中彰显其孤高傲骨。

4. 作品点评

此时词人内心极度痛苦,却以高昂格调入词,不见颓废消沉之语,毫无潦倒穷愁之态,反显峥嵘意气,慷慨情辞,形成悲壮兼具的独特风格。究其根源,盖因作者不仅是杰出词人,更是爱国志士,他“平生以气义撼当世”(毛晋《龙洲词跋》引宋子虚语),不屑“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沁园春》),虽处逆境而坚守节操。此词语言尤具情采,全篇直抒胸臆,字字皆自性灵喷薄而出,生气贯注,既真率自然,又激昂奔放。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首句“一剑横空”,破空而出,气势非凡。

现代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欧明俊《豪放词三百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过《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必云》

下一篇:宋·刘过《鹧鸪天·楼外云山千万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