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ìn
yuán
chūn
·
·
bié
sān
nián

朝代:宋作者:刘过浏览量:1
bié
sān
nián
sān
qiū
shù
jiàn
zhī
niàn
dān
xiá
qiū
lěng
fēng
jīn
chūn
nuǎn
yān
suō
shān
shuǐ
guāng
zhōng
yào
rén
xié
shǒu
qiàn
jīn
huá
zhī
shuí
zhī
dào
xiàng
xiāng
bēi
jiǔ
tóng
chí
yóu
rán
chuān
yǒng
yún
fēi
dàn
kǒu
néng
yán
xīn
zhī
biàn
便
kuáng
qiāo
tóng
dòu
jūn
zuì
niān
jūn
suí
fēng
yùn
jūn
kān
yán
bié
bié
hòu
zhī
jīn
zài
xiāng
féng
zhǐ
yuē
lán

译文

自从分别以来已有三年,这三年中的每一天都如同过了三个秋天那般漫长,我是多么渴望能与你相见。想起在丹霞山的秋日里,天气清冷,我头戴风巾、脚穿雾霭笼罩的草鞋漫步山间,还有那五湖的春天,暖意融融,我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悠然泛舟水上。在这迷人的山水风光之中,多么希望有你携手相伴,如今唯独缺少了来自金华的你,俞紫芝。谁能想到,往昔我们曾在酴醿花飘香的美好时刻,一同举杯畅饮。我的心情如同山川自在游动、白云悠悠飞翔般畅快。可内心的情思虽然满溢,却难以用言语表达,唯有自己知晓。回想起过去相聚时,我兴奋地敲击铜斗,我高歌你应和,喝醉后手持如意,我起舞你跟随。你的风姿神韵这般出众,实在不该与你分别,分别之后我又怎能不想念你呢。只盼下次相逢一定要珍贵无比,千万不要辜负了,我们如同芷兰般美好的约定。

逐句剖析

"一别三年":自从分别以来已有三年,

"一日三秋":这三年中的每一天都如同过了三个秋天那般漫长,

"庶几见之":我是多么渴望能与你相见。

# 庶几:或许可以。

"念丹霞秋冷":想起在丹霞山的秋日里,天气清冷,

"风巾雾屦":我头戴风巾、脚穿雾霭笼罩的草鞋漫步山间,

# 风巾雾屦:指隐士装束。

"五湖春暖":还有那五湖的春天,暖意融融,

"雨笠烟蓑":我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悠然泛舟水上。

# 雨笠烟蓑:渔翁打扮。

"山水光中":在这迷人的山水风光之中,

"要人携手":多么希望有你携手相伴,

# 要:邀。

"独欠金华俞紫芝":如今唯独缺少了来自金华的你,俞紫芝。

"谁知道":谁能想到,

"向酴醿香里":往昔我们曾在酴醿花飘香的美好时刻,

# 酴醿:酒名。

"杯酒同持":一同举杯畅饮。

"油然川泳云飞":我的心情如同山川自在游动、白云悠悠飞翔般畅快。

# 油然:盛兴的样子。

"但口不能言心自知":可内心的情思虽然满溢,却难以用言语表达,唯有自己知晓。

"便狂敲铜斗":回想起过去相聚时,我兴奋地敲击铜斗,

"我歌君和":我高歌你应和,

"醉拈如意":喝醉后手持如意,

"我舞君随":我起舞你跟随。

"风韵如君":你的风姿神韵这般出众,

"岂堪言别":实在不该与你分别,

"别后如之何勿思":分别之后我又怎能不想念你呢。

"须金玉":只盼下次相逢一定要珍贵无比,

"再相逢莫负":千万不要辜负了,

"芷约兰期":我们如同芷兰般美好的约定。

# 芷约兰期:美好的期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沁园春·一别三年》是宋代刘过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词人抒发思念友人之情的词作。从词作之意推断,他的友人大概率是一位漂泊江湖、寄情山林的文人,其人生境遇与词人相近,二人因而互为知己、同病相怜。词人巧妙地以时空为脉络倾诉思念:当下,自己情思汹涌,度日如年,友人则头戴风巾、脚蹬雾屦,身披雨笠、腰挂烟蓑,在山水间游历;往昔,彼此欢歌时你唱我和,起舞时任你随我,相处得无拘无束、亲密无间;展望未来,坚信定有重逢相聚的“芷约兰期”,所以相互都要珍重身体、珍视情谊。凭借时空的切换,词人内心炽热浓烈的思念被展露无遗。整首词用词精当,情感真挚深沉,还多处运用对仗,增添了韵律美感与表意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诗人

刘过(1154~1206),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终身未入仕,流落江湖间,曾从辛弃疾游,晚年寓居昆山。刘过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刘”。今存其词八十多首,多感时论事、抒写平生豪气之作。其诗作多悲壮感慨。代表作品有《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沁园春·张路分秋阅》《登多景楼》等。著有《龙洲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一别三年,一日三秋,庶几见之”,开篇直抒胸臆,连用两个时间对比,强调与友人分别之久以及思念之切,“庶几见之”更是将渴望相见的心情表露无遗,短短几句便抓住读者的心弦,让人体会到词人对友人深深的眷恋。“念丹霞秋冷,风巾雾屦,五湖春暖,雨笠烟蓑”,词人回忆往昔与友人同游的场景,从秋至春,无论是秋凉时的丹霞山间,头戴风巾、脚蹬雾屦漫步其中,还是春暖时五湖之上,身披雨笠烟蓑悠然泛舟,画面感十足,借不同季节、不同景致下的同行,展现出二人情谊的深厚以及相处的惬意,为后文的思念蓄势。“山水光中,要人携手,独欠金华俞紫芝”,回归当下,面对眼前的山水美景,词人深感身边缺了友人携手共赏,一个“独”字将孤独感凸显,在强烈的对比中,思念之情愈发浓烈,将对友人的期盼融入山水风光之中。“谁知道,向酴醿香里,杯酒同持”,最后以问句引出回忆中曾在酴醿花香里一同举杯畅饮的美好时刻,在花香与美酒交织的温馨画面里,再次强调与友人共享欢乐的过往,使上片的情感达到一个小高潮,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尽显思念挚友的深情厚谊。下片:“油然川泳云飞。但口不能言心自知”,起笔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在、物我两忘的心境,仿佛词人正沉浸在如山川游动、白云飞翔般的畅快感觉之中,然而“但口不能言”又添一抹无奈,心中情思万千却难以言说,只能自知,这种矛盾心理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伏笔。“便狂敲铜斗,我歌君和,醉拈如意,我舞君随”,回忆往昔相聚时的豪放与畅快,敲铜斗、歌且和、拈如意、舞且随,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展现出二人不拘小节、放浪形骸的欢聚场面,与此刻的孤独寂寥形成鲜明对照,愈发突出对昔日欢乐时光的怀念。“风韵如君,岂堪言别,别後如之何勿思”,词人夸赞友人风姿神韵俱佳,如此挚友,怎堪分别,分别后又怎能不思念,以反问语气强化思念的必然性,将思念之情推向更高潮,直白而又热烈。“须金玉,再相逢莫负,芷约兰期”,结尾处词人殷切期盼,希望下次相逢一定要珍惜,不要辜负彼此的约定,以“金玉”喻珍贵,用“芷约兰期”增添诗意与浪漫,既表达对未来重逢的坚定信念,又饱含对友情的珍视,使全词在希望与期待中收尾,余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过《村店》

下一篇:宋·刘过《沁园春·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