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笠戴春雨":身披斗笠在春雨中行走,
"愁来不可遮":但忧愁如雨丝般无法遮挡。
"清明思上塚":清明时节思念着去扫墓,
"昨夜梦还家":昨夜梦中回到了故乡。
"归兴随流水":归乡的念头像流水般绵延,
"伤心对落花":却只能对着凋零的落花黯然神伤。
"晋原松下泪":在故乡松树下潸然泪下,
"沾洒楚天涯":泪水浸湿了漂泊天涯的衣襟。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1. 分段赏析
首联:“一笠戴春雨,愁来不可遮。”诗人描绘了自己戴着斗笠,迎着春雨前行的场景,但内心的愁苦却无法被斗笠遮挡。这句诗以春雨为背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颔联:“清明思上冢,昨夜梦还家。”清明时节,诗人思念着故乡的祖坟,渴望能够回去祭扫。而昨夜的梦境中,他仿佛回到了故乡。这句诗通过“思上冢”和“梦还家”,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颈联:“归兴随流水,伤心对落花。”诗人表达了自己归乡的渴望,但这种渴望却如同流水般难以捉摸。面对落花,诗人感到无比伤心。这句诗通过“归兴随流水”和“伤心对落花”,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伤。尾联:“晋原松下泪,沾洒楚天涯。”诗人在晋原的松树下流下了泪水,这些泪水仿佛洒在了遥远的楚天边。这句诗通过“晋原松下泪”和“沾洒楚天涯”,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哀悼之情推向了高潮。
上一篇:宋·戴复古《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