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uán
zhōu
wáng
méi
xiān
shēng
táng
zhú
yǐn
zhí
yuàn
wèi
méi
zhī

朝代:宋作者:戴复古浏览量:1
táng
táng
jié
zài
cháo
tíng
míng
zhòng
dāng
shí
tài
huá
qīng
qián
dào
jūn
chén
qiān
zǎi
xiān
shēng
lùn
jiǔ
zhòng
jīng
rén
huáng
ài
sòng
zhū
yún
yǒu
zhí
shēng
bàn
qīng
xiāng
bài
xiàng
yīng
fēng
lǐn
lǐn
shàng
shēng

译文

忠臣以巍峨气节立身朝廷,其声名之重连华山亦显轻薄。乾道年间君臣际会堪称千载难逢,先生直言进谏令帝王亦为之震动。世人传颂黄霸德泽如春风化雨,我亦礼赞朱云敢言如金石铿锵。手捧一瓣清香,祭拜忠臣的画像,其英武之气仍如生前般凛然。

逐句剖析

"堂堂大节在朝廷":忠臣以巍峨气节立身朝廷,

"名重当时太华轻":其声名之重连华山亦显轻薄。

"乾道君臣千载遇":乾道年间君臣际会堪称千载难逢,

"先生议论九重惊":先生直言进谏令帝王亦为之震动。

"人歌黄霸思遗爱":世人传颂黄霸德泽如春风化雨,

"我颂朱云有直声":我亦礼赞朱云敢言如金石铿锵。

"一瓣清香拜图像":手捧一瓣清香,祭拜忠臣的画像,

"英风凛凛尚如生":其英武之气仍如生前般凛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是宋朝文学家戴复古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颂扬忠臣大节的古典诗歌,通过庄重典雅的语言和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追思以及对其英风的无限怀念。首联直接点明了忠臣在朝廷中的崇高气节和显赫名声,通过“堂堂大节”和“名重当时”等词汇,展现了忠臣的非凡品质。颔联进一步强调了忠臣与君主之间难得的相遇与契合,以及忠臣在朝廷中敢于直言进谏、议论风发的形象。颈联引用历史典故,将忠臣与黄霸、朱云等历史上的贤臣相比,赞美其如黄霸般留下仁爱之政,又如朱云般敢于直言不讳。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忠臣的深切追思和怀念之情,通过祭拜忠臣的图像来寄托哀思和敬意,并形容忠臣的英姿飒爽、气概非凡,即使已经逝去,其精神风貌仍然栩栩如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堂堂大节”以叠字“堂堂”强化庄严感,直指忠臣在朝廷中如巍峨山岳般的道德气节;“太华轻”借华山之巍峨反衬其名望之重,暗含“山以人名,人以节显”的互文逻辑。此联暗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将个人气节与朝廷声望并置,既是对忠臣个体的礼赞,亦是对士大夫精神传统的追慕。颔联“乾道”既指宋代年号,又隐喻天道运行,将具体历史事件升华为“君臣遇合”的永恒命题;“千载遇”以夸张笔法凸显君臣契合的稀有性,赋予历史片段以史诗感。“九重惊”通过帝王反应的侧面描写,凸显忠臣言论的震撼力。此句暗合《论语》“文死谏”的士人传统,将直言进谏升华为对抗权力桎梏的精神象征。颈联“黄霸”与“朱云”形成双重历史镜像:前者以循吏之仁政留名,后者以谏臣之刚直著称,二者并置既展现忠臣的多维品格,又暗含“仁政”与“直言”的互补关系。“人歌”与“我颂”的对比,既体现集体记忆的共鸣,又凸显诗人个体的情感投射,形成从社会认同到个人追慕的抒情递进。尾联“一瓣清香”以具象动作承载抽象情感,将祭祀仪式转化为精神对话的媒介;“拜图像”的行为本身即构成对忠臣精神在场的确认。“英风凛凛尚如生”以超现实笔触打破生死界限,将忠臣精神定格为永恒的精神图腾。此句暗合《左传》“三不朽”中“立言立德”的终极价值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复古《代书寄韩履善右司赵庶可寺簿》

下一篇:宋·戴复古《巾子山翠微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