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o
tài
shǒu
wáng
wén
yán
gòng
guān
qián
bèi
liǎng
jiā
shī
wǎn
táng
shī
yīn
yǒu
lùn
shī
shí
jué
wén
jiàn
zhī
wèi
shèn
gāo
lùn
zuò
shī
jiā
xiǎo
xué
zhī
liù

朝代:宋作者:戴复古浏览量:1
piāo
líng
yōu
guó
líng
lǎo
gǎn
shāng
shí
chén
áng
jìn
wén
qiū
luàn
chán
shù
zào
xié
yáng

译文

一生漂泊流离,始终忧心国事的杜甫啊,寄托感慨、哀伤时世的陈子昂。近来听不到秋天仙鹤的鸣叫,只看见无数聒噪的蝉在夕阳下喧嚣鸣叫。

逐句剖析

"飘零忧国杜陵老":一生漂泊流离,始终忧心国事的杜甫啊,

"感寓伤时陈子昂":寄托感慨、哀伤时世的陈子昂。

"近日不闻秋鹤唳":近来听不到秋天仙鹤的鸣叫,

"乱蝉无数噪斜阳":只看见无数聒噪的蝉在夕阳下喧嚣鸣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论诗十绝(其六)》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创作的论诗绝句。此诗前两句以“飘零忧国杜陵老,感寓伤时陈子昂”,盛赞杜甫心怀家国、漂泊流离仍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以及陈子昂感怀时事、借诗文抒发内心感慨的创作风格,树立起忧国伤时、内涵深刻的诗歌典范。后两句“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则将当下诗坛比作乱蝉在斜阳中鼓噪,与杜、陈二人所代表的优秀诗歌传统形成鲜明反差,批判了当时诗坛作品格调低下、缺乏深度的弊病。全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应承载社会现实与深沉情感的主张,展现出对往昔优秀诗风的追慕和对当下诗坛现状的不满,具有很强的批判性与思想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飘零忧国杜陵老”:此句聚焦于唐代诗人杜甫,以“飘零”一词精准描绘出杜甫一生辗转漂泊、居无定所的坎坷境遇。他在安史之乱等动荡时局下,四处流亡,历经苦难。而“忧国”二字则如同一束强光,穿透苦难的表象,直击杜甫的精神内核,凸显出他无论自身处境如何艰难,始终心系国家命运、百姓苍生的伟大情怀。这份情怀贯穿其诗作,使其诗歌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与深沉的人文关怀,戴复古借此表达对杜甫这种高尚品格的敬重与推崇。“感寓伤时陈子昂”:该句着重刻画了陈子昂的诗歌特质。“感寓”体现出陈子昂惯于在诗作中寄托自己的情思、感慨,将个人的理想抱负、对社会现象的洞察融入文字。“伤时”更是直击当时社会的弊病、时代的伤痛,他胸怀大志却难遇明主,仕途坎坷,因而发出如《登幽州台歌》那般震撼人心、感慨时空与个人命运的悲歌。戴复古通过这一句,强调了陈子昂诗歌针砭时弊、抒发真情实感的风格,肯定其对时代的深刻反映。“近日不闻秋鹤唳”:从对古代诗人的缅怀转入对当下诗坛的审视。“秋鹤唳”本是一种清亮、高远、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常象征着超凡脱俗、不同凡响的高雅之音,在诗中寓意格调高雅、富有内涵的诗作。“不闻”二字则带着深深的遗憾,表明当下诗坛已许久没有出现如杜甫、陈子昂那般振聋发聩、境界高远的作品,传递出作者对往昔优秀诗风缺失的怅惘。“乱蝉无数噪斜阳”:进一步强化对当下诗坛不良风气的批判。“乱蝉”形象嘈杂、喧闹,毫无秩序,且声音尖利、惹人厌烦,用来比喻当下诗坛中那些充斥的平庸、低俗、只知堆砌辞藻却无真情实感与深刻思想的诗作。“斜阳”营造出一种衰落、迟暮之感,暗示诗坛正处于一种江河日下的萎靡状态。戴复古巧用这一对比鲜明的意象组合,辛辣地讽刺了当时诗坛的乱象,抒发内心的不满与忧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复古《雁山罗汉寺省王总干之墓待和甫主簿之来》

下一篇:宋·戴复古《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举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