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ng
jìn
chéng
chén
yòu
gàn

朝代:宋作者:戴复古浏览量:1
xīn
qíng
wǎn
xiá
chū
mén
chéng
chá
yōu
fēng
yōu
dòng
jīng
yuè
shí
néng
jiā
fàn
gòng
jūn
pēng
sān
bēi
chù
kàn
huā
chéng
chuī
xuān
zhāo
shū
dōng
liǎng

译文

好不容易盼来新晴,得以赋诗赞美晚霞,但出门却没有路可走,简直想乘木筏出行。担忧风雨成灾,这样的情况动辄持续一个月,能够丰衣足食的人家能有多少呢。与您一起用瓠叶煮一顿饭,想喝几杯酒,却无处去观赏荷花。水患造成的嘈杂声日夜喧闹,这声音比起东湖的蛙鸣可就差远了。

逐句剖析

"乞得新晴赋晚霞":好不容易盼来新晴,得以赋诗赞美晚霞,

"出门无路欲乘槎":但出门却没有路可走,简直想乘木筏出行。

"忧风忧雨动经月":担忧风雨成灾,这样的情况动辄持续一个月,

"足食足衣能几家":能够丰衣足食的人家能有多少呢。

"一饭共君烹瓠叶":与您一起用瓠叶煮一顿饭,

"三杯无处看荷花":想喝几杯酒,却无处去观赏荷花。

"自成鼓吹喧朝夕":水患造成的嘈杂声日夜喧闹,

"输与东湖两部蛙":这声音比起东湖的蛙鸣可就差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豫章巨浸呈陈幼度提干》是宋代戴复古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豫章水灾为背景,通过与友人的交流表达感慨。诗开篇写好不容易盼来新晴得以赋晚霞,却因水患出门无路。接着感慨长时间风雨成灾,百姓能足食足衣的很少。与友人只能以瓠叶为食,想赏荷花也无处可去。最后自嘲虽有水声如“鼓吹”,但比不上东湖蛙鸣。表达对水灾及民生的忧虑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以小见大:“一饭共君烹瓠叶,三杯无处看荷花”,通过与友人只能烹瓠叶为食,想赏荷花而不得这些生活细节,反映出整个豫章地区因水灾导致的生活困境和环境变化,以小见大,使读者更真切感受到水灾的影响。

2. 分段赏析

首联:“乞得新晴赋晚霞,出门无路欲乘槎”,诗人好不容易盼来新晴,晚霞映照,本是赋诗的好时机,但眼前却是被大水淹没的道路,连出门都困难,仿佛要像乘木筏一样才能出行。此联通过新晴晚霞之美与出门无路之困境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无奈的氛围,引出下文对水灾影响的描述。颔联:“忧风忧雨动经月,足食足衣能几家”,诗人感慨长时间遭受风雨之灾,百姓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能过上足食足衣生活的人家少之又少。直接道出了水灾给百姓生活带来的沉重打击,表达了对民生艰难的忧虑与同情。颈联:“一饭共君烹瓠叶,三杯无处看荷花”,诗人与友人相聚,只能用瓠叶做饭,想饮酒赏荷,却因水灾无处可寻荷花。从饮食和赏景两个方面,以具体的生活场景,进一步体现水灾对日常生活的破坏,反映出生活的艰难与无奈。尾联:“自成鼓吹喧朝夕,输与东湖两部蛙”,面对水患造成的水流声等嘈杂声日夜喧闹,诗人自嘲这些声音还不如东湖的蛙鸣动听。借“东湖两部蛙”的典故,将自然的蛙鸣与水患嘈杂声对比,表达对水患的无奈,同时也在这种自嘲中蕴含着对水灾尽快结束的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复古《次韵谷口郑东子见寄》

下一篇:宋·戴复古《卢申之正字得春郊牧养图二本有楼攻愧先生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