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得新晴赋晚霞":好不容易盼来新晴,得以赋诗赞美晚霞,
"出门无路欲乘槎":但出门却没有路可走,简直想乘木筏出行。
"忧风忧雨动经月":担忧风雨成灾,这样的情况动辄持续一个月,
"足食足衣能几家":能够丰衣足食的人家能有多少呢。
"一饭共君烹瓠叶":与您一起用瓠叶煮一顿饭,
"三杯无处看荷花":想喝几杯酒,却无处去观赏荷花。
"自成鼓吹喧朝夕":水患造成的嘈杂声日夜喧闹,
"输与东湖两部蛙":这声音比起东湖的蛙鸣可就差远了。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1. 写作手法
以小见大:“一饭共君烹瓠叶,三杯无处看荷花”,通过与友人只能烹瓠叶为食,想赏荷花而不得这些生活细节,反映出整个豫章地区因水灾导致的生活困境和环境变化,以小见大,使读者更真切感受到水灾的影响。
2. 分段赏析
首联:“乞得新晴赋晚霞,出门无路欲乘槎”,诗人好不容易盼来新晴,晚霞映照,本是赋诗的好时机,但眼前却是被大水淹没的道路,连出门都困难,仿佛要像乘木筏一样才能出行。此联通过新晴晚霞之美与出门无路之困境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无奈的氛围,引出下文对水灾影响的描述。颔联:“忧风忧雨动经月,足食足衣能几家”,诗人感慨长时间遭受风雨之灾,百姓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能过上足食足衣生活的人家少之又少。直接道出了水灾给百姓生活带来的沉重打击,表达了对民生艰难的忧虑与同情。颈联:“一饭共君烹瓠叶,三杯无处看荷花”,诗人与友人相聚,只能用瓠叶做饭,想饮酒赏荷,却因水灾无处可寻荷花。从饮食和赏景两个方面,以具体的生活场景,进一步体现水灾对日常生活的破坏,反映出生活的艰难与无奈。尾联:“自成鼓吹喧朝夕,输与东湖两部蛙”,面对水患造成的水流声等嘈杂声日夜喧闹,诗人自嘲这些声音还不如东湖的蛙鸣动听。借“东湖两部蛙”的典故,将自然的蛙鸣与水患嘈杂声对比,表达对水患的无奈,同时也在这种自嘲中蕴含着对水灾尽快结束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