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o
tài
shǒu
wáng
wén
jiǎ
yán
gòng
guān
qián
bèi
liǎng
jiā

朝代:宋作者:戴复古浏览量:1
cān
shī
cān
chán
miào
yóu
wén
chuán
shāo
guān
xīn
yǒu
wéi
yán
chāo
rán

译文

想要领会诗的格律,就像参禅悟道一样,其中的精妙意趣并不是通过文字能够直接传递的。要是在这当中能稍稍让内心摆脱错误的认知与执着,那么表达出来的言语诗句自然就会显得高远超脱。

逐句剖析

"欲参诗律似参禅":想要领会诗的格律,就像参禅悟道一样,

"妙趣不由文字传":其中的精妙意趣并不是通过文字能够直接传递的。

"个里稍关心有误":要是在这当中能稍稍让内心摆脱错误的认知与执着,

"发为言句自超然":那么表达出来的言语诗句自然就会显得高远超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举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是南宋戴复古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以参禅为喻,指出领会诗律如同参禅,其精妙意趣难以通过文字直接传递;后两句则阐述在领会诗律的过程中,内心若有错误认知会影响对诗律的把握,唯有内心通透,创作的诗句才能高远超脱。此诗语言简练却道理深刻,将诗律领悟与参禅相联系,生动揭示了诗歌创作与内心体悟的关系,表达出对诗歌创作规律的深刻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欲参诗律似参禅”,开篇便运用了比喻的艺术手法。诗人将领会诗的格律比作参禅悟道,这一比喻十分巧妙。参禅需要静心体悟、反复琢磨,而掌握诗律同样需要深入钻研、用心感受,二者在“需用心领悟”这一点上有着共通之处。通过这样的比喻,原本抽象的“参诗律”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能直观地理解掌握诗律并非易事,需要像参禅一样投入心力。“妙趣不由文字传”,承接上句,进一步阐述诗律的特性。这里强调了诗歌格律及其中蕴含的精妙意趣,并非能通过文字直接传递给他人。就像参禅的顿悟无法仅靠言语说清,诗的妙处更多需要个人去体会、去感悟。此句从侧面突出了诗歌艺术的含蓄性,也暗示了学习诗律不能只停留在文字表面,而要深入其中自行领会。“个里稍关心有误”,聚焦于学习诗律的关键所在。“个里”指代领会诗律的过程,这句指出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内心稍有错误的认知或者执着于表面形式,就会影响对诗律的把握。它点出了学习诗律时“心”的重要性,强调内心的正确认知和不偏执是领会诗律的前提,为下句阐述好的诗句如何产生做了铺垫。“发为言句自超然”,本句是对前句的呼应与升华。当内心摆脱了错误认知和不必要的执着,在这样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诗句,自然就会显得高远超脱、富有韵味。这句既说明了内心状态与诗句质量的紧密联系,也点明了掌握诗律的最终目标,创作出超然的言句。它让读者明白,学习诗律的核心在于内心的通透,而非刻板的规则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复古《岁暮书怀寄林玉溪》

下一篇:宋·戴复古《所馆小楼见山可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