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qiǎn

朝代:宋作者:戴复古浏览量:1
shì
shì
máng
máng
xīn
shì
huī
zhòng
rén
zhēng
chù
jīng
huí
mén
guǎn
huā
kāi
luò
wéi
tōng
yàn
wǎng
lái
guì
zài
tiān
qiú
guāng
yīn
zhuǎn
lǎo
xiāng
cuī
píng
shēng
rèn
táo
yuán
liàng
qiān
zǎi
shén
jiāo
gòng
bēi

译文

世事渺茫不定,我的心已然如死灰般平静,众人争相追逐的地方,我却警醒地退了回来。关起门来,不去理会花儿绽放与凋零,为了避开世俗纷扰,只与燕子保持往来。富贵与否由上天注定,强求不来,光阴像大地转动般不停流逝,衰老在不断催促。我一生都崇尚像陶渊明那样任性放达的生活态度,我与这位千年之前的先贤心神相通,共饮一杯。

逐句剖析

"世事茫茫心事灰":世事渺茫不定,我的心已然如死灰般平静,

"众人争处我惊回":众人争相追逐的地方,我却警醒地退了回来。

"闭门不管花开落":关起门来,不去理会花儿绽放与凋零,

"避俗唯通燕往来":为了避开世俗纷扰,只与燕子保持往来。

"富贵在天求不得":富贵与否由上天注定,强求不来,

"光阴转地老相催":光阴像大地转动般不停流逝,衰老在不断催促。

"平生任达陶元亮":我一生都崇尚像陶渊明那样任性放达的生活态度,

"千载神交共一杯":我与这位千年之前的先贤心神相通,共饮一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杜门自遣》是南宋戴复古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歌开篇写世事渺茫、心事如灰,众人争逐之处自己却选择退缩。接着描绘闭门不问花开落、只与燕子往来避俗的生活。后四句感慨富贵由天难求,光阴流逝催人老去,转而以陶渊明自比,称与这位千载前的任达之士神交共饮。全诗运用直抒胸臆和用典的手法,通过对避世生活的描写与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疏离、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陶渊明式任达情怀的向往,语言质朴真切,于平淡中见深沉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世事茫茫心事灰,众人争处我惊回”,开篇直抒胸臆。“世事茫茫”写出世间事务的纷乱难测,“心事灰”则直白地道出内心的消沉与倦怠。“众人争处我惊回”以“众人争”与“我惊回”对比,凸显诗人在世俗纷争前选择退缩的态度,奠定全诗避世自遣的基调。颔联“闭门不管花开落,避俗唯通燕往来”,描绘闭门后的生活状态。“闭门不管花开落”写出诗人对外界景物变迁的淡然,不问花开花落,暗含对世俗纷扰的超脱;“避俗唯通燕往来”则以只与燕子相通的细节,进一步刻画避世的孤寂与清雅,燕子的往来为寂静的生活添一丝生机,也反衬出与世俗的隔绝。颈联“富贵在天求不得,光阴转地老相催”,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富贵在天求不得”体现诗人对富贵的看淡,认为其由天命注定,不必强求;“光阴转地老相催”则感慨时光飞逝,岁月催人老去,在对富贵与时光的思考中,强化了安于现状的心境。尾联“平生任达陶元亮,千载神交共一杯”,以陶渊明自比。“任达”点出陶渊明旷达的性情,诗人视其为千年以来的精神知己,“共一杯”的想象,既表达了对陶渊明的仰慕,也表明自身以旷达自遣、安于隐逸的人生追求,使情感得到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复古《赵端行杜子野游虎丘有诗仆因思旧与赵子野同》

下一篇:宋·戴复古《君玉同访岂潜饮间君度曼卿不约而至鹤方换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