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双鬓已非鸦":镜中双鬓已不是乌鸦般的黑发,
"身在江湖心在家":身在江湖漂泊,心却在家乡。
"道路飘零如柳絮":路上漂泊就像柳絮一样,
"山川迤逦近梅花":山川曲折,近处梅花盛开。
"客行有债频沽酒":作为游子,我因债务频繁买酒消愁,
"老怕无眠戒饮茶":年老怕失眠,戒了饮茶。
"昨夜梦归沧海上":昨夜我梦见自己回到了沧海上,
"钓竿横插雁边沙":钓竿横插在雁群栖息的沙滩边。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1. 分段赏析
“镜中双鬓已非鸦,身在江湖心在家。”这两句以直白的语言刻画了游子的矛盾心境。“镜中双鬓已非鸦”通过“非鸦”比喻双鬓斑白,暗喻年华老去,语言简练却饱含沧桑;“身在江湖心在家”则通过“江湖”与“家”的对比,凸显漂泊与归心的撕裂感。这两句以白描手法铺陈游子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情感,语言质朴却直击人心,为全诗奠定了深沉的情感基调。“道路飘零如柳絮,山川迤逦近梅花。”这两句通过自然意象隐喻游子的漂泊与向往。“道路飘零如柳絮”以“柳絮”比喻漂泊无定的生活,呼应“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凄凉;“山川迤逦近梅花”则借“梅花”象征高洁与理想,暗含虽身处困顿却心向美好的矛盾。这两句以物喻情,既展现了自然景物的流动之美,又深化了游子漂泊中的孤独与坚守,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客行有债频沽酒,老怕无眠戒饮茶。”这两句以生活细节刻画游子的困顿与无奈。“客行有债频沽酒”通过“沽酒”展现借酒消愁的潦倒,暗含对现实的逃避;“老怕无眠戒饮茶”则通过“戒饮茶”的克制,表现年老体衰的焦虑与自我约束。这两句以具体行为揭示心理状态,语言平实却充满张力,既是对个人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是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揭示。“昨夜梦归沧海上,钓竿横插雁边沙。”这两句通过梦境描写寄托归隐之思。“昨夜梦归沧海上”以“沧海”象征自由与广阔,暗喻对超脱世俗的渴望;“钓竿横插雁边沙”则以“钓竿”与“雁边沙”的意象,勾勒出隐逸生活的闲适画面。这两句虚实结合,以虚写实,既是对现实苦闷的短暂逃离,也是对理想生活的诗意勾勒,余韵悠长,引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