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lán
pén
wéi
gōng

朝代:宋作者:戴复古浏览量:1
ér
lái
shì
gōng
qiū
lán
xiāo
rán
chū
chén
姿
néng
jīn
fēng
hán
gēn
yán
guī
àn
jiān
yǎng
zhī
shuǐ
shí
zhī
xiǎo
shān
yǎn
duì
yǒu
zhāo
gòng
pán
huán
qīng
xiāng
xūn
lǎo
fèi
gān
guò
shí
shù
gēn
dàng
zuò
jiǔ
wǎn
kàn

译文

我的儿子来到身边侍奉,献给我一株秋兰。它清雅超脱的姿态,能承受住风霜雨露的寒冷。它的根从山岩沟壑中移来,来到我的书桌之间。用清水和山石培育它,再搭配上小假山。就像面对着好友,早晚都能相伴相处。清淡的香气能随着呼吸吸入,熏陶着我苍老的肺腑。虽然只有十几根,我却当作大片兰花来欣赏。

逐句剖析

"吾儿来侍侧":我的儿子来到身边侍奉,

"供我一秋兰":献给我一株秋兰。

"萧然出尘姿":它清雅超脱的姿态,

"能禁风露寒":能承受住风霜雨露的寒冷。

"移根自岩壑":它的根从山岩沟壑中移来,

"归我几案间":来到我的书桌之间。

"养之以水石":用清水和山石培育它,

"副之以小山":再搭配上小假山。

"俨如对益友":就像面对着好友,

"朝夕共盘桓":早晚都能相伴相处。

"清香可呼吸":清淡的香气能随着呼吸吸入,

"薰我老肺肝":熏陶着我苍老的肺腑。

"不过十数根":虽然只有十几根,

"当作九畹看":我却当作大片兰花来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浒以秋兰一盆为供》是南宋江湖派诗人戴复古的一首五言古诗。诗歌以咏物为题材,通过儿子奉上的秋兰,展现其清雅脱俗的姿态与耐寒坚韧的品格。诗人将兰移栽至案头,以水石、小山为景精心养护,赋予其人格化的“益友”形象,朝夕相伴间寄托超然世外的志趣。全诗语言质朴自然,运用拟人手法(如“俨如对益友”)、对比手法(“十数根”与“九畹”)及白描技巧(“养之以水石”),凸显秋兰虽少却意境宏阔,象征文人孤高自守、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诗中“清香薰肺肝”更深化物我交融的意境,表达对自然馈赠的珍视与晚年淡泊生活的满足,渗透着深挚的父子亲情与隐逸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吾儿来侍侧,供我一秋兰”,开篇讲儿子来到身边,送来一盆秋兰,简单几句就交代了兰花的由来,带着家人相处的暖意,自然引出要写的秋兰。“萧然出尘姿,能禁风露寒”,写秋兰的样子和品性。它清静得像脱离了俗世,姿态清雅,还能忍受住风吹露打的寒冷,既描出了外在的脱俗,又显露出内在的坚韧。“移根自岩壑,归我几案间”,说这秋兰的根是从山岩沟壑中移来的,现在来到了“我”的书桌旁。从山野到书案,体现出诗人对这盆兰花的看重。“养之以水石,副之以小山”,写诗人如何养护秋兰:用清水和石头滋养它,再配上小假山作陪衬。细致的照料里藏着对兰花的用心,也让它的生长环境更显雅致。“俨如对益友,朝夕共盘桓”,把秋兰比作有益的朋友。诗人觉得早晚和它相伴徘徊,就像对着好朋友一样,用比喻表达出和兰花亲近的欢喜。“清香可呼吸,薰我老肺肝”,写兰花的香气。那清香能随着呼吸闻到,熏透了“我”苍老的肺腑,从嗅觉写出香气的沁人,以及给诗人带来的舒适。“不过十数根,当作九畹看”,这盆兰虽然只有十几根,诗人却把它当成大片种植的兰花来看。用这样的夸张,足见对这盆秋兰的喜爱和赞赏有多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复古《湖口》

下一篇:宋·戴复古《送陈幼度运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