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ǎn
tíng
fāng
·
·
chì
tóu

朝代:宋作者:戴复古浏览量:1
chì
tóu
lín
gāo
tíng
xià
piān
zhōu
liǎng
jīng
guò
jiāng
shān
huà
fēng
yuè
nài
chóu
sān
guó
yīng
xióng
ān
zài
ér
jīn
dàn
yān
fēng
liú
chù
zhú
lóu
yàng
xiāng
duì
yǒu
dōng
dēng
lín
hái
xiào
kuáng
yóu
hǎi
xiàng
wàng
jiā
suàn
tiān
hán
yuǎn
zǎo
zǎo
guī
míng
piàn
fān
dōng
xià
cāng
zhōu
shàng
qiān
huā
zhēn
kān
ài
mǎi
jiǔ
dào
chù
tīng

译文

在赤壁矶头,临皋亭下,小船已经两次从此经过。江山美丽得如同画卷一般,可这美好的风月又怎能排解我的忧愁呢。三国时期的那些英雄人物如今又在哪里,现在映入眼帘的只是一片烟波浩渺的景象。在那有着风流往事的地方,竹楼依然完好无损,与它相对的是东边的坡地。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却自嘲地笑了起来,曾经狂放不羁地游历四海,一直都忘却了家乡。想到天气寒冷,路途遥远,还是早点回去吧。明天我将扬起一片船帆向东进发,前往那长满千里芦花的沧洲之地。这一切真是令人喜爱,我可以买鱼买酒,随处聆听吴地的歌谣。

逐句剖析

"赤壁矶头":在赤壁矶头,

"临皋亭下":临皋亭下,

"扁舟两度经过":小船已经两次从此经过。

"江山如画":江山美丽得如同画卷一般,

"风月奈愁何":可这美好的风月又怎能排解我的忧愁呢。

"三国英雄安在":三国时期的那些英雄人物如今又在哪里,

"而今但、一目烟波":现在映入眼帘的只是一片烟波浩渺的景象。

"风流处":在那有着风流往事的地方,

"竹楼无恙":竹楼依然完好无损,

"相对有东坡":与它相对的是东边的坡地。

"登临":登上高处眺望远方,

"还自笑":却自嘲地笑了起来,

"狂游四海":曾经狂放不羁地游历四海,

"一向忘家":一直都忘却了家乡。

"算天寒路远":想到天气寒冷,路途遥远,

"早早归呵":还是早点回去吧。

"明日片帆东下":明天我将扬起一片船帆向东进发,

"沧洲上、千里芦花":前往那长满千里芦花的沧洲之地。

"真堪爱":这一切真是令人喜爱,

"买鱼沽酒":我可以买鱼买酒,

"到处听吴歌":随处聆听吴地的歌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满庭芳·赤壁矶头》是宋代戴复古创作的一首词。词人两次乘舟经过赤壁矶头和临皋亭下,面对如画江山,感慨三国英雄已逝,唯余烟波。又由自身的登临,联想到自己四海狂游、一向忘家的漂泊生活,意识到天寒路远,萌生归意。并想象明日东下,沧洲千里芦花的美景,以及买鱼沽酒、聆听吴歌的闲适生活。整首词情景交融,既有对历史的怀古之情,又有羁旅在外的愁思以及归乡的急切心情,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赤壁矶头,临皋亭下,扁舟两度经过”,开篇点明地点与经过的次数,为下文的怀古与抒情做铺垫。“江山如画,风月奈愁何”,描绘江山美景,却话锋一转,道出美景也无法排解愁绪,奠定了略带惆怅的基调。“三国英雄安在,而今但、一目烟波”,由眼前景联想到三国英雄,感慨他们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只留下茫茫烟波,抒发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风流处,竹楼无恙,相对有东坡”,看到曾经风流之地仍有竹楼留存,与东坡相对,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下阕:“登临,还自笑,狂游四海,一向忘家”,从怀古转到自身,对自己四处漂泊、忘却家乡的生活进行自嘲。“算天寒路远,早早归呵”,意识到现实的天寒路远,萌生归乡之意,体现出对漂泊生活的反思。“明日片帆东下,沧洲上、千里芦花”,想象明日乘船东下,看到沧洲上千里芦花的美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真堪爱,买鱼沽酒,到处听吴歌”,进一步畅想未来归途中买鱼沽酒、聆听吴歌的闲适生活,表达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复古《江上》

下一篇:宋·戴复古《醉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