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ué

朝代:宋作者:戴复古浏览量:1
bái
yún
dēng
shàng
fāng
xián
chén
chán
chuáng
qiān
shān
yuè
lìng
rén
zuì
bàn
méi
huā
mèng
xiāng
shēn
fáng
chūn
dào
zǎo
lǎo
sēng
shū
wèi
lái
máng
shān
tóng
lǎn
guàn
láo
huàn
ǎo
sōng
zhǔ
shù
tāng

译文

奋力踏破白云,登上觉慈寺高处,嫌弃自身尘土,怕弄脏寺院禅床。千山笼罩在月色里,令人沉醉,半夜梅花的香气,飘入梦境芬芳。幽深山谷,不妨碍春天早早到访,年老僧人,格外为客人到来奔忙。山童懒散,习惯被呼唤才行动,自折枯松,煮起白术药汤。

逐句剖析

"踏破白云登上方":奋力踏破白云,登上觉慈寺高处,

"自嫌尘土涴禅床":嫌弃自身尘土,怕弄脏寺院禅床。

"千山月色令人醉":千山笼罩在月色里,令人沉醉,

"半夜梅花入梦香":半夜梅花的香气,飘入梦境芬芳。

"深谷不妨春到早":幽深山谷,不妨碍春天早早到访,

"老僧殊为客来忙":年老僧人,格外为客人到来奔忙。

"山童懒惯劳呼唤":山童懒散,习惯被呼唤才行动,

"自拗枯松煮术汤":自折枯松,煮起白术药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觉慈寺》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七言律诗,收录于《宁溪历代山水诗》。诗人踏访觉慈寺,借诗记录登临见闻与感悟。首联叙写登山至寺,嫌自身尘土污了禅床,开启访寺之旅;颔联描绘千山月色、半夜梅香,营造清幽空灵意境;颈联介绍了深谷春早、老僧忙迎客,展现山寺生机与人情;尾联描山童拗松煮药汤场景,添生活意趣。觉慈寺始建于唐,宋代文人题咏使其声名更著,此诗也为寺院文化添彩,显现出宋代山水诗与禅意融合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觉慈寺》由宋代诗人戴复古创作。觉慈寺始建于唐大中五年(851年),宋元时因文人题咏声名渐起,明代宗泐任住持达鼎盛,晚清因僧人腐败走向衰败,现由宁波天童寺重建。戴复古游历至此时,为寺院山水、人文景致触动,借诗记录登临见闻与感悟,其诗作也成为研究寺院文化史的重要文本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山水诗。全诗描绘诗人登临觉慈寺的所见所感,展现山寺春色、梅花清韵,暗含对世俗烦扰的疏离,也体现与觉慈寺历史的关联。

2. 分段赏析

首联“踏破白云登上方,自嫌尘土涴禅床”:从人物心境与动作看,“踏破白云”以夸张动作,显登山访寺的虔诚与急切,“登上方”点明至寺院高处;“自嫌尘土涴禅床”,写诗人嫌自身尘土玷污禅床,体现对禅境的敬畏、珍视,开篇便传递出访寺的虔诚心境。颔联“千山月色令人醉,半夜梅花入梦香”:聚焦意象与意境营造,“千山月色”绘宏大、清幽的夜景,“令人醉”表诗人沉醉其中;“半夜梅花入梦香”,梅花在夜半飘香入梦,以嗅觉、梦境写梅香,构建空灵、静谧且充满诗意的意境,月色与梅香交融,让山寺夜景超脱尘世。颈联“深谷不妨春到早,老僧殊为客来忙”:观场景与人物互动,“深谷不妨春到早”,写深谷中春色早早降临,展现山寺独特的时序之美;“老僧殊为客来忙”,刻画老僧因客至而忙碌的画面,传递出寺院的人情,一静(深谷春早)一动(老僧忙客),丰富山寺生活图景。尾联“山童懒惯劳呼唤,自拗枯松煮术汤”:看生活细节与笔墨特色,“山童懒惯劳呼唤”,以“懒惯”写山童习性,“劳呼唤”显诗人与山童互动;“自拗枯松煮术汤”,描山童拗枯松煮药汤的质朴场景,用简洁笔触勾勒寺院日常,尽显生活本真,让山寺生活更具烟火气与闲适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复古《西江月·三过武昌台下》

下一篇:宋·戴复古《喜梅雨既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