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白云登上方":奋力踏破白云,登上觉慈寺高处,
"自嫌尘土涴禅床":嫌弃自身尘土,怕弄脏寺院禅床。
"千山月色令人醉":千山笼罩在月色里,令人沉醉,
"半夜梅花入梦香":半夜梅花的香气,飘入梦境芬芳。
"深谷不妨春到早":幽深山谷,不妨碍春天早早到访,
"老僧殊为客来忙":年老僧人,格外为客人到来奔忙。
"山童懒惯劳呼唤":山童懒散,习惯被呼唤才行动,
"自拗枯松煮术汤":自折枯松,煮起白术药汤。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山水诗。全诗描绘诗人登临觉慈寺的所见所感,展现山寺春色、梅花清韵,暗含对世俗烦扰的疏离,也体现与觉慈寺历史的关联。
2. 分段赏析
首联“踏破白云登上方,自嫌尘土涴禅床”:从人物心境与动作看,“踏破白云”以夸张动作,显登山访寺的虔诚与急切,“登上方”点明至寺院高处;“自嫌尘土涴禅床”,写诗人嫌自身尘土玷污禅床,体现对禅境的敬畏、珍视,开篇便传递出访寺的虔诚心境。颔联“千山月色令人醉,半夜梅花入梦香”:聚焦意象与意境营造,“千山月色”绘宏大、清幽的夜景,“令人醉”表诗人沉醉其中;“半夜梅花入梦香”,梅花在夜半飘香入梦,以嗅觉、梦境写梅香,构建空灵、静谧且充满诗意的意境,月色与梅香交融,让山寺夜景超脱尘世。颈联“深谷不妨春到早,老僧殊为客来忙”:观场景与人物互动,“深谷不妨春到早”,写深谷中春色早早降临,展现山寺独特的时序之美;“老僧殊为客来忙”,刻画老僧因客至而忙碌的画面,传递出寺院的人情,一静(深谷春早)一动(老僧忙客),丰富山寺生活图景。尾联“山童懒惯劳呼唤,自拗枯松煮术汤”:看生活细节与笔墨特色,“山童懒惯劳呼唤”,以“懒惯”写山童习性,“劳呼唤”显诗人与山童互动;“自拗枯松煮术汤”,描山童拗枯松煮药汤的质朴场景,用简洁笔触勾勒寺院日常,尽显生活本真,让山寺生活更具烟火气与闲适感。
下一篇:宋·戴复古《喜梅雨既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