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朝代:宋作者:戴复古浏览量:1
dào
rén
wèn
kàn
shān
shàng
zhēng
shàng
kàn
chéng
qiān
fēng
qiū
luò
diāo
sōu
wàn
xiàng
píng
lán
jìng
zhōng
jiàn
tiān
miào
xián
huí
guān
shì
nán
guǎn
lǐng
fēng
guāng
yǒu
wēi
hàn
guì
huā
xiāng
jiǔ
píng
gān

译文

山中隐者问我如何观赏庐山,站在地面怎比得上登高倚栏远眺。千座山峰在秋色中褪去繁叶,轮廓尽显,万象如经天工雕琢,游子凭栏凝望。静心方能窥见自然造化的玄妙,悠闲时回首方知人世路途艰难。虽将山川胜景尽收眼底,却有一丝遗憾,桂花飘香之时,酒壶早已空空如也。

逐句剖析

"道人问我看庐山":山中隐者问我如何观赏庐山,

"地上争如阁上看":站在地面怎比得上登高倚栏远眺。

"呈露千峰秋落木":千座山峰在秋色中褪去繁叶,轮廓尽显,

"雕锼万象客凭栏":万象如经天工雕琢,游子凭栏凝望。

"静中见得天机妙":静心方能窥见自然造化的玄妙,

"闲里回观世路难":悠闲时回首方知人世路途艰难。

"管领风光有微憾":虽将山川胜景尽收眼底,却有一丝遗憾,

"桂花香里酒瓶干":桂花飘香之时,酒壶早已空空如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庐山》是南宋诗人戴复古写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诗人以道人提问引出主题,强调在阁楼上观赏庐山的视角更佳。颔联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千峰万壑尽收眼底。颈联诗人表达了在宁静中领悟自然之妙,在闲暇中反思人生之路。尾联诗人虽享受美景,但仍有遗憾,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通过对庐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道人问我看庐山,地上争如阁上看。”诗人以道士的提问开篇,引出诗人对观赏庐山的最佳位置的思考。诗人认为,站在地上看庐山,不如登上阁楼俯瞰来得开阔。这里不仅描绘了庐山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对高远视角的追求。颔联:“呈露千峰秋落木,雕锼万象客凭栏。”诗人描绘了庐山的千峰万壑,秋天的树木凋零,展现出一种萧瑟之美。诗人站在栏杆边,仿佛看到了大自然雕琢出的万千景象。这里的“雕锼”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丽。颈联:“静中见得天机妙,闲里回观世路难。”诗人通过静观庐山,领悟到自然的奥妙。在闲暇中,诗人回望人生的道路,感到世间的艰难。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尾联:“管领风光有微憾,桂花香里酒瓶干。”诗人虽然欣赏到了庐山的美景,但仍感到一丝遗憾。在桂花的香气中,诗人喝干了酒瓶,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不完美的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复古《寄兴》

下一篇:宋·戴复古《倚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