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袂谢幽侧":扬起衣袖告别那幽暗低贱的角落,
"腾身集崔嵬":纵身登上那高峻的山冈。
"心胎太极气":心中藏着天地间的浩然正气,
"手扬斗间魁":手中高举着北斗星中的魁星。
"荒荆忽成桂":野生的荆棘忽然变成了芬芳的桂树,
"蛰鳞冬有雷":冬眠的鱼儿竟在寒冬里遇上了惊雷。
"君看九州宝":您看天下的珍宝,
"自入朱门来":自然会进入富贵人家的门庭。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1019~1083),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世称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嘉祐进士,曾经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世将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曾”。他的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其诗风古朴典雅,清新自然,较多使用赋的表现手法,比兴略少,也有一些诗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品有《边将》《唐论》《李白诗集后序》《墨池记》《秋日感事示介甫》等。著有《元丰类稿》。
1. 分段赏析
“挥袂谢幽侧,腾身集崔嵬”两句,以“挥袂”的动作写告别,“幽侧”与“崔嵬”形成对比,前者指幽暗低贱之处,后者指高峻之地,形象展现了从困顿境遇中脱身、登上高位的转变,语言简练却画面感强。“心胎太极气,手扬斗间魁”中,“太极气”象征宏大的气度与抱负,“斗间魁”代指权势与才华,通过内心与外在动作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志得意满、身怀才略的豪情,体现出刚健的气概。“荒荆忽成桂,蛰鳞冬有雷”运用比喻手法,“荒荆”变“桂树”、“冬眠的鱼”遇“惊雷”,生动描绘了从平凡到卓越、从沉寂到觉醒的变化,暗含时来运转的感慨,充满象征意味。“君看九州宝,自入朱门来”以“九州宝”比喻贤才或珍宝,“朱门”代指权贵之家,看似客观陈述,实则隐含对贤才多向权贵聚集这一社会现象的微妙讽刺,情感表达含蓄却引人深思。
上一篇:宋·曾巩《冬暮感怀》
下一篇:宋·曾巩《清风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