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开春未归":山茶花开放的时候,春天还没有归来,
"春归正值花盛时":而当春天真正来临,恰好是山花最为繁盛的时刻。
"苍然老树昔谁种":那棵苍老的山茶树,不知昔日是谁种下的,
"照耀万朵红相围":如今被万朵红花簇拥环绕,光彩夺目。
"蜂藏鸟伏不得见":蜜蜂和鸟儿都隐匿不见,似乎是不敢与这艳丽的山茶花争辉,
"东风用力先嘘吹":东风也仿佛用尽全力吹拂着,助力山茶花绽放光彩。
"追思前者叶盖地":回想起之前树叶繁茂的时候,
"万木惨惨攒空枝":万木凋零,只剩空枝惨淡相对。
# 攒:聚集,拼凑。,惨惨:昏暗貌。
"寒梅数绽少颜色":寒梅虽然也数次绽放,但颜色却略显黯淡,
"霰雪满眼常相迷":在满眼霰雪之中常常让人迷失了它的风姿。
# 霰: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圆锥形。多在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岂如此花开此日":哪里比得上这山茶花在此时绽放,
"绛艳独出凌朝曦":它以鲜艳的绛红色独自傲立在清晨的阳光之下。
"为怜劲意似松柏":我怜惜它坚韧的意志如同松柏一般,
"欲搴更惜长依依":想要采摘却又因怜惜它依依动人的姿态而犹豫不决。
# 搴:拔。
"山榴浅薄岂足比":那浅薄的山榴又怎能与山茶花相提并论,
"五月雾雨空芳霏":即使在五月雾雨之中,山榴散发的芬芳也显得空洞无物。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1019~1083),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世称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嘉祐进士,曾经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世将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曾”。他的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其诗风古朴典雅,清新自然,较多使用赋的表现手法,比兴略少,也有一些诗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品有《边将》《唐论》《李白诗集后序》《墨池记》《秋日感事示介甫》等。著有《元丰类稿》。
1. 分段赏析
开头四句“山茶花开春未归,春归正值花盛时。苍然老树昔谁种,照耀万朵红相围。”开篇“山茶花开春未归”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山中花朵已然绽放,可春天却还未真正归来,这种时序上的微妙错位,引发读者的好奇与想象。“春归正值花盛时”点明当春天真正到来时,山茶花迎来最盛之时,前后呼应,将春天的脚步与山茶花的花期紧密相连。“苍然老树昔谁种,照耀万朵红相围”描绘出一幅震撼的画面。苍老的山茶树历经岁月,不知由谁种下,如今被万朵红花簇拥环绕。苍老与鲜艳形成强烈反差,既凸显了老树的沧桑,又展现了花朵的蓬勃生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中间四句“蜂藏鸟伏不得见,东风用力先嘘吹。追思前者叶盖地,万木惨惨攒空枝。”“蜂藏鸟伏不得见”运用侧面描写,通过蜜蜂和鸟儿因山茶花的艳丽而隐藏起来,侧面烘托出山茶花的独特魅力。“东风用力先嘘吹”赋予东风以人的动作和情感,仿佛东风也迫不及待地吹拂山茶花,助力其绽放光彩。“追思前者叶盖地,万木惨惨攒空枝”回忆往昔树叶繁茂时万木凋零的景象,与当下山茶花盛开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突出了山茶花在寒冷季节中的坚韧与顽强,展现出它与众不同的生命力。接下来四句“寒梅数绽少颜色,霰雪满眼常相迷。岂如此花开此日,绛艳独出凌朝曦。”“寒梅数绽少颜色,霰雪满眼常相迷”将山茶花与寒梅进行对比。寒梅在霰雪中绽放,颜色却略显黯淡,常被冰雪所迷惑;而山茶花“绛艳独出凌朝曦”,在清晨的阳光下,以其鲜艳的绛红色独自绽放,光彩夺目。这一对比突出了山茶花在恶劣环境中依然能保持艳丽色彩的坚韧与高贵。生动地塑造了山茶花娇艳、自信的形象,它不畏寒冷,不惧与寒梅等其他花卉竞争,以独特的姿态展现自己的美丽,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最后四句“为怜劲意似松柏,欲搴更惜长依依。山榴浅薄岂足比,五月雾雨空芳霏。”“为怜劲意似松柏”直接抒发诗人对山茶花坚韧意志的怜惜与赞美,将其比作松柏,强调其坚韧不拔的品质。“欲搴更惜长依依”则体现出诗人对山茶花的喜爱与不舍,想要采摘却又因怜惜其依依之态而犹豫不决,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山榴浅薄岂足比,五月雾雨空芳霏”再次运用对比手法,将山茶花与山榴相比,认为山榴浅薄,无法与山茶花相提并论。即使在五月雾雨中,山榴散发的芬芳也显得空洞无物,进一步强调了山茶花的卓越与独特。
上一篇:宋·曾巩《发松门寄介甫》
下一篇:宋·曾巩《城南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