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听诗书散满床":我懒得去听那诵读诗书的声音,任由书籍散乱地堆满床榻,
"鬓须垂白坐茅堂":鬓角和胡须都已垂下变白,我坐在那茅草搭建的堂屋里。
"溪山入手何时见":心仪的溪山胜景何时才能亲见,
"尘土劳心继日忙":反倒整日被世俗琐事劳心忙碌。
"气味向人卑可耻":在气质作风上,向人卑躬屈膝的样子实在可耻,
"风波随处险难当":世间风波处处,艰险难以承受。
"羡君出处由胸臆":羡慕您处世进退能随心意,
"安稳将家水石傍":在山水石旁安稳地安置家室。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1019~1083),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世称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嘉祐进士,曾经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世将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曾”。他的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其诗风古朴典雅,清新自然,较多使用赋的表现手法,比兴略少,也有一些诗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品有《边将》《唐论》《李白诗集后序》《墨池记》《秋日感事示介甫》等。著有《元丰类稿》。
1. 分段赏析
首联“懒听诗书散满床,鬓须垂白坐茅堂”,开篇描绘自身状态。诗书散乱地堆在床榻上,诗人却无心顾及,只见他鬓发胡须已白,闲坐在茅屋里。“懒听”二字透露出内心的倦怠,“鬓须垂白”点明年岁已长,“茅堂”则暗示生活的简朴,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落寞的自画像。颔联“溪山入手何时见,尘土劳心继日忙”,转入对现实的感慨。心心念念的溪山胜景不知何时才能亲近,反而整日被世俗事务缠身,劳心费神。“溪山”象征着向往的自在生活,“尘土”则代表繁杂的俗务,一“盼”一“忙”的对比,凸显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流露出对奔波生活的厌倦。颈联“气味向人卑可耻,风波随处险难当”,直抒胸臆,诉说处世的艰难。不得不向人低头讨好,这种卑下的姿态令人羞耻;而世事无常,风波迭起,处处充满艰险。两句直白地道出世俗交往的无奈与世事的险恶,将内心的愤懑与疲惫倾泻而出。尾联“羡君出处由胸臆,安稳将家水石傍”,以羡慕友人作结,情感转向明朗。羡慕友人能够随心进退,不受束缚,在山水石畔安稳安家。这既是对友人自在生活的赞叹,也暗含着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前文的困顿形成鲜明对比,让全诗的情感在怅惘中多了一份寄托。
下一篇:宋·曾巩《会稽绝句三首(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