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材何幸拥朱轩":我这样浅薄的才能有何幸运能拥有这华美的居所,
"空食东州已一年":白白享用东州百姓的俸禄已满一年。
"陇上雨余看麦秀":雨后到田间察看麦苗抽穗,
"桑间日永问蚕眠":夏日悠长时到桑树下询问蚕儿是否结茧。
"官名虽冗身无累":官职虽繁杂却无牵累,
"心事长闲地自偏":心境悠闲自得,仿佛身处偏远之地。
"只恐再期官满去":只怕任期再满必须离去,
"每来湖岸合留连":如今每次来到湖边总忍不住流连忘返。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1019~1083),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世称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嘉祐进士,曾经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世将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曾”。他的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其诗风古朴典雅,清新自然,较多使用赋的表现手法,比兴略少,也有一些诗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品有《边将》《唐论》《李白诗集后序》《墨池记》《秋日感事示介甫》等。著有《元丰类稿》。
1. 分段赏析
首联:“薄材何幸拥朱轩,窃食东州已一年。”诗人以自谦的口吻开篇,称自己才疏学浅,却有幸拥有如此华美的居处,白白地吃了这里已经一年的俸禄。这既体现了他谦逊的品质,也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空虚感。颔联:“陇上雨余看麦秀,桑间日永问蚕眠。”诗人描绘了自己作为地方官,关心农事的情景。大雨过后,他到田野间察看麦田中麦苗的长势,看看麦子是否抽穗开花;夏日的白昼,他到桑树下观察蚕儿的生长情况,看看蚕儿是否已蜕皮入眠。这体现了他尽职尽责,关心百姓生活。颈联:“官名虽冗身无累,心事长闲地自偏。”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官名虚高,但内心并无太多负担,心中充满悠闲,守着一方宁静的心田。这反映了他性情温和恬淡,能在官场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尾联:“只恐再期官满去,每来湖岸合留连。”诗人担心自己的官任到期后,必须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因此常常来到湖畔,在此地不舍地流连欣赏。这体现了他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即将离去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