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侯隽拔人所羡":陈侯才华出众,是众人羡慕的对象,
"岁晚江湖初识面":晚年在江湖漂泊时,我与他初次相见。
"已闻清论至更仆":早已听说他清雅的议论能持续到更换侍从,
"更读新诗欲焚砚":再读到他的新诗,我都想把自己的砚台烧掉。
"天子无由熟姓名":天子没有途径熟知他的姓名,
"诸公固合思论荐":各位大臣本来应当考虑议论推荐他。
"乌靴况已踏台省":何况他早已穿上乌靴,踏入过中央官署,
"黑绶未得辞州县":却还没能辞去系着黑绶带的州县官职。
"落落逢人愈难合":他性情孤高,与人相遇时越发难以投合,
"欣欣顾我能忘倦":但他对我却欣然亲近,相处时能忘却疲倦。
"跬步粗官别经岁":我们都是职位低微的小官,分别已经过了一年,
"角巾广坐今相见":如今在大庭广众之中,他戴着角巾与我重逢。
"绕郭青山叠寒玉":环绕城郭的青山,像堆叠的寒玉一般,
"索堤远水铺文练":沿着堤岸的远方流水,像铺开的有花纹的白绸。
"明红靓白花千树":千万棵树上开着明丽鲜艳的红花白花,
"隔叶跳枝莺百啭":黄莺隔着树叶、在枝头跳跃,发出百种婉转的鸣叫。
"佳时苦雨已萧索":美好的时节里,苦于连绵阴雨,景物已显得萧条,
"落蕊随风还面旋":凋落的花瓣随风飞舞,还在面前盘旋。
"纵无供帐出郊野":纵然没有陈设帷帐到郊野,
"尚有清樽就闲燕":尚且有清酒可以就着闲适的宴饮。
"脱遗拘检任真率":摆脱拘束,任凭本性流露,显得真诚坦率,
"放恣嘲谐较豪健":尽情地说笑戏谑,比拼着豪迈刚健的气度。
"东廊解榻不共语":在东廊解开床榻同处,却无需言语,
"明日离亭空眷眷":想到明日在离别的亭台,只会空留眷恋之情。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1019~1083),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世称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嘉祐进士,曾经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世将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曾”。他的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其诗风古朴典雅,清新自然,较多使用赋的表现手法,比兴略少,也有一些诗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品有《边将》《唐论》《李白诗集后序》《墨池记》《秋日感事示介甫》等。著有《元丰类稿》。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酬赠诗,描写了友人的才情风骨、眼前明丽又略带萧瑟的春景,以及主客宴饮间的率性豪情与即将分别的不舍,表达了对友人才华横溢却官低位卑的赞赏与不平,以及洒脱聚会下暗含的仕途无奈与真挚情谊。
2. 分段赏析
开篇“陈侯隽拔人所羡,岁晚江湖初识面”,直接点出友人陈侯才华出众,受人羡慕,交代了两人在江湖中初次相逢的背景,言语间满是对友人的欣赏。“已闻清论至更仆,更读新诗欲焚砚”,通过写听闻陈侯清雅的议论能持续到深夜,读其新诗后自感不如,用夸张手法进一步凸显陈侯的才学。“天子无由熟姓名,诸公固合思论荐。乌靴况已踏台省,黑绶未得辞州县”,转向陈侯的仕途,既叹其才华未被天子熟知,本应被推荐,又述其虽有京城任职经历,却仍需在州县任职的境遇,暗含对友人仕途不顺的惋惜。“落落逢人愈难合,欣欣顾我能忘倦。跬步粗官别经岁,角巾广坐今相见”,刻画陈侯性情孤高难与俗合,却对自己格外亲近,以及两人分别一年后,如今在公开场合重逢的情景,尽显友情深厚。“绕郭青山叠寒玉,索堤远水铺文练。明红靓白花千树,隔叶跳枝莺百啭”,描绘了城外青山如叠玉、堤边流水似白绸,繁花盛开、黄莺啼鸣的春日美景,用词生动,画面感强。“佳时苦雨已萧索,落蕊随风还面旋”,则写春雨过后景致稍显萧条,落花随风拂面,暗含一丝怅然。“纵无供帐出郊野,尚有清樽就闲燕。脱遗拘检任真率,放恣嘲谐较豪健”,写虽无郊野盛宴,却有清酒相伴,席间不拘礼节、尽情欢笑的场景,展现了相聚的畅快与两人的真性情。结尾“东廊解榻不共语,明日离亭空眷眷”,以夜晚同处却无需言语,以及想到明日离别后只剩眷恋的场景作结,将不舍之情融入静谧与怅惘中,余味悠长。全诗通过叙事、写景、抒情的结合,展现了与友人的交往点滴,情感真挚自然。
上一篇:宋·曾巩《南湖行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曾巩《北渚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