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鼓夜寒":日月如梭,时流似箭,已是岁暮,绍兴城中接连不断的响起锣鼓声,
# 叠鼓:一阵又一阵接连不断的鼓声。叠,重复。一作垒。
"垂灯春浅":家家户户挂起大红灯笼,欢庆丰收,欢度春节,
# 春浅:春意不深不浓烈。,垂灯:挂彩灯准备过年。
"匆匆时事如许":时光匆匆,世事变化竟到了这般地步 。
"倦游欢意少":我已游倦,羁游中难有欢快时,
# 倦游:旅游,羁旅累了,疲倦了,无再游兴趣了。
"俯仰悲今古":纵观上下千年,很是伤感、痛切。
# 俛仰:左右、前后、上下、纵横。《易经·系辞上》载“仰以观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江淹又吟恨赋":要似江淹那样吟恨赋,
# 江淹:南北朝代南朝梁国的文学家,作有《恨赋》《别赋》等著名作品,成语江郎才尽或才因老尽均指此江淹。
"记当时":记得当时,
"送君南浦":在南浦送别你。
# 南浦:江淹在《别赋》中有句名言“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后世把南浦泛指送别之地方。
"万里乾坤":乾坤只不过万里,
"百年身世":人生也只有百年,
"唯有此情苦":只有此情最苦。
"扬州柳垂官路":扬州曾是那么幽雅繁华的地方,
"有轻盈换马":也发生过以歌女换骏马,
# 换马:是个掌故。据《异闻实录》记录:鲍生多养歌女,韦生好乘骏马。一日两人相遇,对饮美酒,酒劲发作,商定互换爱好,即以歌女换骏马。意明即无聊生活。,轻盈:这里指体态柔美的女郎。
"端正窥户":漂亮姑娘偷窥他人门户那样无聊的故事。
# 窥户:偷看人家门户,指情遇之事。,端正:面貌端正的美女。
"酒醒明月下":都像醉酒醒于明月下一样,
"梦逐潮声去":犹如梦幻随人间世事后浪推前浪般潮水一样消逝。
"文章信美知何用":我也曾写过《杨州慢》《暗香》《疏影》《齐天乐》等那些优美的词和文章,
"漫赢得":那又有什么用,到头来,
"天涯羁旅":还不是飘零天涯,四海为家。
"教说与春来要":依我说待到春天来了,
# 教说与:意指可说或依说,教我说。
"寻花伴侣":倒不如像林逋一样以花为伴侣。
南宋词人、音乐家
姜夔(1155?~1208),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一生未仕,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喜自创新调,重格律,音节谐美,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感时伤事,情调较为低沉。代表作品有《扬州慢》《暗香》《疏影》等。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感怀词。全词通过岁末景象,表达了身世之感与人间愁绪,感叹当下文才难展、身世飘零,风格率直爽畅又婉转深沉,意趣高洁且含蕴丰富。
2. 分段赏析
上片:起笔“叠鼓夜寒,垂灯春浅,匆匆时事如许”,对仗工整,描绘出岁暮之际的景象。“叠鼓”“垂灯”本是过年时热闹的元素,却分别与“夜寒”“春浅”相连,在渲染节日氛围的同时,巧妙地透露出一丝清冷孤寂之感。为全词奠定了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基调,进而引出“匆匆时事”的感慨,感叹时光匆匆、世事变迁。“倦游欢意少,俯仰悲今古”,直抒胸臆,词人因长期漂泊、厌倦宦游,欢乐之意甚少,俯仰之间,便生发对古今人事兴衰的悲叹。“江淹又吟恨赋,记当时,送君南浦”,运用典故,借江淹《恨赋》与《别赋》中“送君南浦”的意象,将自己的离别之恨、身世之悲融入其中,以江淹自拟,深刻表达出自我感伤情怀的深重。“万里乾坤,百年身世,唯有此情苦”,从广阔的宇宙“万里乾坤”和漫长的人生“百年身世”着眼,用“唯有”突出当下“此情苦”,将过年闻箫鼓、倦游、离别等诸多复杂情感,以及历年所经历的遗憾,都凝聚在这“苦”情之中,展现出了强烈的情绪表达。下片:“扬州柳垂官路,有轻盈换马,端正窥户。酒醒明月下,梦逐潮声去”,过片承接“记当时”,回忆早年在扬州的生活。描绘扬州官路柳树低垂,当年有佳人相伴,曾有过换马游乐、美人窥户的浪漫场景。然而,如今酒醒于明月之下,梦境却随着潮声消逝,形成今昔鲜明对比,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如今繁华不再的怅惘,饱含“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沧桑之感。“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笔锋一转,从回忆回到现实,发出沉痛感慨。词人虽多才多艺,文章华美,但在现实中却屡试不第、一生坎坷,只能靠友人接济四处漂泊。此处直白地抒发了怀才不遇、人海沉沦的郁愤,将失意之情推向极致。“教说与春来要,寻花伴侣”,在郁愤至极后,以一种看似豁达实则无奈的语气作结。在这个“文章信美知何用”的时代,词人深感无奈,自嘲只能在春天寻找花作伴侣,表面上是寻求解脱,实则更深刻地反映出其在困境中无法施展才华、只能漂泊天涯的悲哀,也透露出对当时社会状态的不满与牢骚。
3. 作品点评
《玲珑四犯·垒鼓夜寒》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此词虽有豪放词人率直爽畅、大胆针砭社会的气魄,却又不失姜夔一贯的婉转深沉。其用辞含而不放、放而不俗,既直白地抒发身世之感、怀才不遇之愤,又在含蓄蕴藉间尽显高洁意趣与清雅风骨。
# 字句与前数调异而名同。
清程洪《词洁辑评》卷四
# 音调苍凉,白石诸阕惟此篇词最激,意亦最显,盖亦身世之感,有情不容已者。
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三
# 与清真之“斜阳冉冉春无极”,同一风格。
近代梁启超《饮冰室评词》
# “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二句浅薄。白石不应作此类语。此介存所以讥其貌为恬淡而实热中也。
现代吴世昌《词林新话》
# 起三句,扣题。“倦游”四句,“倦游”是一层,“欢意少”又是一层。总之,俯仰宇宙,本以抑郁寡欢,何堪又吟《恨赋》,忆当时别况耶?“万里”三句,言空间虽大、时间虽久,而于此混沌渺茫之中,惟此一点不变之情足以苦人耳。收缩“万里”“百年”于方寸之间,则此情之厚、此苦之深,断可知矣。过片谓彼美虽“轻盈”“端庄”,然当月下酒醒,旧梦亦逐潮声而去矣。此亦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之感。“文章”二句,沉痛。“教说与”二句,质直中见深婉,执拗得妙,痴顽得妙,以见此“要”字乃从肺腑中来,当知此所要之“寻花伴侣”,即南浦所送之“君”,故非要不可也。
现代沈祖棻《宋词赏析》
下一篇:宋·姜夔《蓦山溪·青青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