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表立苍龙背":我站立在曲折蜿蜒好似苍龙脊背的栏杆之外。
"三面巉天翠":烟雨楼的三面都是高峻陡峭、直入云霄的翠色山峦。
"东游才上小蓬莱":我刚刚从东边游览了小蓬莱阁来到这里。
"不见此楼烟雨、未应回":若没有见到这烟雨笼罩下的烟雨楼,我一定是不会回去的。
"而今指点来时路":如今我回头指点着来时所走过的道路。
"却是冥濛处":却发现那一片地方已变得一片幽暗、模糊不清。
"老仙鹤驭几时归":老友你像仙人骑鹤那样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呀。
"未必山川城郭、是耶非":到那时说不定这里的山川城郭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
"括苍烟雨楼":括苍的烟雨楼,
"石湖居士所造也":是石湖居士(范成大)建造的。
"风景似越之蓬莱阁":这里的风景和越地的蓬莱阁很相似,
"而山势环绕":然而这里山势环绕,
"峰岭高秀过之":山峰和山岭高耸秀丽的程度却超过了蓬莱阁,
"观居士题颜":我观赏了石湖居士题写的匾额,
"且歌其所虞美人":并且吟诵了他所作的《虞美人》词。
"羲亦作一解":我也创作了一首词。
南宋词人、音乐家
姜夔(1155?~1208),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一生未仕,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喜自创新调,重格律,音节谐美,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感时伤事,情调较为低沉。代表作品有《扬州慢》《暗香》《疏影》等。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传世。
1. 分段赏析
上阕“阑干表立苍龙背,三面巉天翠”,开篇气势不凡,将栏杆曲折的烟雨楼比作矗立在苍龙脊背上,形象地写出了楼的高耸以及所处地势的雄伟,三面环绕的翠峰高耸入云,勾勒出一幅壮阔又秀丽的画面。“东游才上小蓬莱,不见此楼烟雨未应回”,诗人宕开一笔,先提及东边绍兴的小蓬莱阁,以此作铺垫,强调烟雨楼景色之美,若不见其烟雨霏霏之景,实不应归,委婉地表达出对烟雨楼的喜爱与迷恋。下阕“而今指点来时路,却是冥蒙处”,过片两句回眸来路,只见迷蒙幽深,既呼应了上阕欲看烟雨的想法,又暗合“烟雨”二字,同时隐含着人生之路亦如这来路般迷茫的况味。“老仙鹤驭几时归,未必山川城郭是耶非”,诗人反用丁令威的典故,呼唤老友能像丁令威一样驾鹤归来,且未必会看到物是人非的景象,流露出对友人的赞美与思念之情。
上一篇:宋·姜夔《虞美人草》
下一篇:宋·姜夔《丁已七月望湖上书事》